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共筑科技园生态圈 !杨浦“产业链共创营”以协同之力激活园区创新动能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8-27 13:42:39

杨浦拥有多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如何在科技创新大变革的新时代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其效能?这是杨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近日,杨浦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内各产业链秘书长单位和重点科技园区,举办了一场以“区校协同新阵地 创新实践新乐园”为主题的“产业链共创营”研讨会。60余位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国科大、同济、上财和Zlead硅谷委员会等全球知名高校校友组织,上海市产业科技金融协会等产业协会,启迪之星孵化器,复旦、同济、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区及各产业链秘书长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以跨界思维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探索科技园区产、学、研、训协同发展的“杨浦路径”。

破界共研

构建协同创新新模式

“科技创新和产业生态的迭代更新,离不开产学研各方的协同和资源对接,而科技园区正是这种协同的核心载体。”这一共识成为贯穿整场活动的思想主线。与会代表们打破行业壁垒,以“实践+研究+培训”理念围绕产业创新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高校代表与产业协会负责人聚焦科研资源网络建设,呼吁构建更加畅通的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为创新项目在园区集聚铺设“快车道”;医疗康养、在线文娱等重点产业链代表则着眼于成果转化痛点,提出建立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打通“科研成果-产业需求”转化堵点

园区运营方则针对硬科技孵化瓶颈,创新性提“共享中试平台”“柔性产线定制”等载体升级方案,全面提升服务能级。来自基层的选调生代表更是带来一线调研数据,建议构建“产业链需求图谱”与“政策工具包”双向匹配模型,让政策精准滴灌创新主体。

生活孵化科创

打造“杨浦范式”新样本

如何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培育新质生产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之在《聚焦产业园区:实践探索与经验沉淀》专题授课中给出了独到见解。

她深入剖析全球产业园区发展脉络,结合杨浦“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独特优势,提出“生活孵化科创”的创新路径——通过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构建“工作+生活+创新”生态闭环,以高品质场景留住科技人才,从根本上激发园区持续创新活力。

这一理念为杨浦科技园区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不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集聚,而是打造人才愿意扎根、创新自然生长的生态圈,形成具有鲜明杨浦特色的发展范式

常态共创

营造创新雨林生态

研讨会在凝聚共识中走向高潮。与会各方明确了未来区校合作的关键路径——将科技园区打造成为干部人才实训基地与高校研发成果验证的“试验场”,使其真正成为创新要素集聚、成果转化高效的核心平台,推动政策资源精准匹配技术产业化关键环节。

“高校攻关—园区验证—企业应用—政策护航”的全链条生态构想正在成形,干部能力提升与区域创新协同将实现深度互促。正如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所言:“干部专业化能力是打通产学研用堵点的重要保障。我们将持续聚焦科技园区这一关键空间载体,锻造一批‘懂技术、通产业、精政策’的复合型骨干,为区域发展营造可持续的‘创新雨林’生态。”

下一步,杨浦“产业链共创营”将持续扩容“创新伙伴圈”,联合高校校友会、产业协会等多方力量,赋能科技园区蓬勃发展的新生态,让干部在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一线衔接中磨砺专业化能力,为区校协同发展、产业创新提升提供坚实的干部队伍保障。

文字 | 窦雨琪

图片 | 窦雨琪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