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用AI技术驱动,构筑”虚实共生”的数字世界”专题讲座的通知
根据《关于公布第三届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培育行动专题讲座课程和赛道专业指导基地的通知》(沪人社专〔2025〕207号),“用AI技术驱动,构筑“虚实共生”的数字世界”列入第三届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培育行动专题讲座,由上海计算技术培训中心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讲座对象
第三届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团队成员,以及本市各有关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创新创业、经营管理等相关专业工作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二、讲座内容
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今天,文旅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以 AI 技术和空间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文旅公共服务基座构建,正是这场变革的关键引擎。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一进程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
首先,核心技术驱动是基座构建的根基。AI 技术的深度赋能重构了文旅服务的底层逻辑,比如统一数字身份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不同景区、文化场馆、线上平台的服务壁垒,游客通过一个数字身份就能实现预约、导览、消费等全流程服务,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空间智能则通过三维建模、实时定位等技术,将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精准映射,为 “虚实融合” 的体验奠定了基础。而世界大模型的融入,让系统具备了更强的语义理解和场景预判能力,例如能根据游客的历史偏好,主动推送个性化的文旅路线。
其次,多元技术创新形成了完整的技术矩阵。多模态 AIGC 内容生产引擎彻底改变了传统文旅内容的创作模式,只需输入核心文化元素,就能快速生成图文、短视频、VR 全景等多元内容,不仅降低了创作成本,还能满足不同平台的传播需求。高拟真数字人技术则让服务更具温度,从景区的虚拟导游到博物馆的数字讲解员,这些数字人能精准复刻真人表情与动作,甚至能结合地域方言进行互动,极大增强了体验的沉浸感。
在技术突破层面,跨平台互联技术打破了数据孤岛,实现了文旅资源的全域整合;国产 MR 终端的研发降低了硬件门槛,让普通游客也能便捷享受混合现实体验;网络传输与云渲染技术则解决了高清内容的实时加载难题,即使在网络条件一般的景区,也能流畅运行复杂的虚拟场景;区块链技术的引入,更让虚拟资产的确权、交易有了安全保障,比如数字门票、虚拟文创的流转变得透明可追溯。
这些技术的协同应用,正推动文旅产业从 “碎片化” 向 “系统化” 跃迁。过去,文旅服务往往局限于单一景区或平台,资源分散、体验割裂;而现在,通过基座的整合,文化场馆、自然风光、非遗传承等资源形成了有机整体,游客能获得从线上预约到线下体验、再到虚拟延展的全链条服务。
三、专家介绍
周清会,上海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政协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上海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民盟盟员,正高级工程师。先后被评为“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五四青年奖章”和“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等荣誉。领衔曼恒数字助力国产大飞机C919,为商飞试飞中心提供虚拟现实的模拟飞行系统,对实际飞机中飞行的参数进行监控分析,确保飞机在预飞和实际飞行中相关参数的准确和正常,为C919成功首飞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
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5年9月6日上午9:30
地址:静安区梅园路77号人才大厦3楼
五、报名方式
学员可登陆“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学习中心-“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专题讲座”板块进行报名,报名成功后,可以系统内进行查询报名状态。共招收200人,额满即止。
联 系 人:潘老师、陆老师
联系电话:021-62401993、18217546802(微信)
上海计算技术培训中心
202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