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法治热点,回应群众关切。长宁区法宣办和长宁区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的“与‘宁’说法”栏目继续与您相约。日常生活中,一些“朋友”张嘴要求“帮个小忙”,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踏入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的法律禁区。长宁律师提醒广大居民,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远离违法犯罪活动。
典型案例
2023年6月至7月期间,唐某因一时贪念陷入法律困境。原来,唐某的好友李某以“走流水”为由借用其银行卡,并承诺支付8500元报酬。
实际上,唐某明知资金可能涉及网络赌博和诈骗,仍提供两张银行卡及手机协助转账,导致涉案账户支付结算金额达500万元。
最终,法院认定唐某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依法判处刑罚。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律师付亚辉表示,目前,自设立以来,“帮信罪”案件数量激增,且犯罪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大量青年、低收入、无固定工作人员涉嫌“帮信罪”,甚至在校读书的学生也有不少案例。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律师表示,从实际案件来看,生活中,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支付账户(如支付宝、微信)、电话卡,或者应他人要求拉人进群用于诈骗、赌博等非法活动,甚至帮助操作转账、套现、取现来历不明的资金等行为,均可能被认定为“提供帮助”,从而涉嫌“帮信罪”。
“很多时候,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朋友情谊’‘兼职刷单’‘高额回报’等借口诱骗他人提供账户或协助操作。”对此,付亚辉提醒,切勿因抹不开面子或贪图小利,将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支付工具、社交账号等交予他人使用或用于不明用途的操作,别让好心的你变成犯罪分子的“替罪羊”。
律师提醒
对任何涉及“走流水”“刷单”“避税”“借用账户”等可疑要求,广大居民务必要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拒绝。一旦发现相关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编辑:程 前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