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高温,让市民们感受到了“秋老虎”的威力。专家提醒,虽然已过立秋,但市民外出依旧要避开高温的高峰时间,如果出汗多应及时补充水、盐分和维生素,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日前,89岁的沈先生因反复胸闷心慌,且伴双下肢严重浮肿,来到天山中医医院就诊。
经诊断,患者患有冠心病(心功能III级)、高血压1级(极高危)以及高凝状态,且中医辨证为“心水病—痰阻心脉证”。
“这是一位冠心病合并心衰的患者,高温天气也是诱发他病情急剧恶化的原因。”面对沈先生复杂且危急的病情,天山中医医院内科主任赵玉红团队迅速行动,为其开展有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方面,医院立即启动了“新四联疗法”,针对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多靶点协同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中医治疗方面,则采用了瓜蒌薤白半夏汤以化痰宽胸,并配合穴位贴敷以温阳利水、调和气血。
同时,手指点穴这一中医特色疗法也被运用于沈先生的治疗之中,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改善其心肌供血情况,并将中药热奄包加热后外敷于患者体表,通过热力作用使药物成分渗透至肌肤深层,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两周后,沈先生双腿浮肿消退,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赵玉红介绍,高温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与体液流失、血液黏稠、血管扩张导致的血压波动以及心脏负担加重等因素有关。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出汗、水分蒸发,可能引发血容量下降、血液黏度升高,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同时,血管扩张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脑供血不足。
为此,在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格外注意自我防护→
医生建议: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合理安排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高脂、高盐食物。
3.适量增加水分摄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4.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5. 如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赵 立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