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正式颁布20周年。为进一步精准对接企业与市民需求,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近日,杨浦公证处举办“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之“公证惠企新未来”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和市民代表,走进杨浦公证处,通过座谈交流、实地参观等形式,深入了解公证职能与服务创新。
找律师还是选公证?专家现场答疑释惑
活动中,有代表提出,律所和公证处都能提供法律服务,但很多时候大家都存在迷茫的时刻,遇到法律问题时,究竟是找律师帮忙好,还是选公证比较好?
杨浦公证处副主任忻凌娜解释到,公证侧重于“预防纠纷”,通过证据固定、文书赋强、法律事实确认等方式,提供前置保障,如合同公证、遗嘱公证、涉外文书认证等。律师侧重于“解决纠纷”,提供诉讼代理、法律辩护、争端调解等事后救济服务。简单来说,公证是事前防患,律师是事后补救,两者互补而非替代。
市民代表吴女士听完表示,这一解释非常清晰实用,化解了“遇事不知找谁”的困惑。
高龄遗嘱公证免费?公益服务温暖人心
活动中,有多位市民代表提出疑问,公证是否只面向付费群体?对此,杨浦公证处主任洪恩表示,杨浦公证处不仅提供市场化公证服务,更承担了不少社会责任。比如说本地户籍80岁以上老人的遗嘱公证就是免费的,如果公证申请人属于低保低收入等特殊困难群体,公证费用也能享受半价优惠。
据了解,杨浦公证处提供的公益公证服务,涵盖了遗嘱公证、小额继承公证、救助类公证等多项内容,并通过社区宣传等方式,主动触达需求群体。
市民代表陈先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办过公证服务,所以不了解公证的收费和公益服务。通过这次政府开放日活动,终于知道了这样的暖心举措,真正能帮到需要帮助的群体。
零距离见证公证流程,感受公平与正义
在活动参观环节,市民代表们参观了办证大厅,档案室,制证室等功能区域,观摩了公证文书从受理、审核到出具的全过程。通过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市民代表了解到电子存证平台、在线公证申请等便捷服务,切身感受到公证服务的严谨性与高效性。
洪恩表示,杨浦公证处将以此次开放日为契机,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扩大公益范围、加强普法宣传,进一步发挥公证在风险防控、基层治理、涉外法治保障中的独特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本次活动不仅揭开了公证工作的“神秘面纱”,更聚焦市民关切,解答公益服务与职权分工两大核心问题,彰显公证机构在法治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价值与人文关怀。通过开门纳谏、阳光展示,杨浦公证处有效增进了公众对公证职能的理解与信任,凝聚了提升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的共识。
文字 | 陈涛
图片 | 陈涛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