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民政 > 文章详情

【老陆问答】为什么要开展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监测哪些内容?

转自:上海民政 2025-08-26 16:36:32

2025年度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结果今天公布,本次被监测的435家社区长者食堂中,有130家荣登“优秀”榜单。这也是上海自2023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开展针对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的监测。

上海为什么要开展针对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的监测?监测包括哪些内容?历年监测的结果呈现怎样的趋势?对于监测发现的问题如何确保切实有效地整改?今天我们专门请来资深民政干部老陆来一一作答。

为什么要开展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

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民生实事。近年来,“新建社区长者食堂”被纳入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推进落实,有效提升了全市老年人幸福感。

自2023年起,市民政局每年开展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旨在全面有效跟踪全市长者食堂的运营状况与为老服务水平,切实推进本市助餐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提高老年人用餐体验。

监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本次监测既着眼“食堂”属性又关注“长者”特性,覆盖社区长者食堂的设置要求、就餐环境、菜品管理、供餐服务、食品安全等多个维度。

从食堂属性看,聚焦从食谱编制、采购管理、原辅料管理、食品加工到餐饮具清洗消毒的每个环节,督促食堂安全规范运营。

从长者特性看,注重提升老年人用餐体验和便利性的考察。比如餐区设置是否适老化(防滑地面、无障碍通道、适老化桌椅等);食谱制定是否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饮食需求,控油盐糖等;堂食服务是否有老年人优先服务、优惠待遇等,都纳入监测范围,全方位守护老年人的用餐安全与体验。

今年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测整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今年的监测工作于5月开始,至7月底顺利完成435家长者食堂的实地监测、满意度测评以及结果汇总工作(未实际运营或运营不足三个月的社区长者食堂不在本次监测之列)。

本次监测全市平均得分87.7分,总体看处于“良好”水平,比去年提高了1.3分,整体服务质量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本次参与监测的435家长者食堂中,最终评定出“优秀”130家(占比29.9%),“良好”280家(占比64.4%),优秀和良好率近95%。

对于质量监测中发现问题的社区长者食堂,民政部门后续会怎样督促整改?

根据监测结果,市民政部门将向各区及各食堂反馈监测结果及问题报告,指导各食堂进行整改提升,并适时对重点关注食堂开展“回头看”,督促其落实整改。

如果屏幕前的你

还想了解更多民政工作

或有想咨询的业务问题

欢迎留言

我在留言区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