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沪疆携手织就莎车高质量“健康饮水网”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8-26 16:35:17


“现在接水特别方便,水温刚好,也没有以前的铁锈味了!” 近日,莎车县第一中学高三学生苏曼亚・阿布都艾尼在学校食堂直饮水机上按下取水按键,清澈水流缓缓注入水杯。


这一让师生们点赞的变化,源于浦东援疆干部牵线搭桥——通用净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通用净水”)进驻莎车,保障学生饮水的民生工程。截至目前,通用净水前两批“定制款”直饮水设备已走进莎车县294所学校,解决了原来让当地学校头疼的饮水烦心事。



“三顾茅庐” 引企入莎


莎车县紧贴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易遭沙尘影响,由此诱发的水质问题曾是当地学校的“心头病”。“这里的自来水TDS值达到700左右,是普通地区的两倍多,俗称‘高矿水’。乡下有些地方的自来水中免不了还带些极细沙粒。”通用净水集团副总裁张柳回忆初次赴莎车考察的场景时,仍对当地水质印象深刻。


此前,通用净水国内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及部分二三线城市,“别说莎车,连新疆都没来过,个人最大的想象距离也只到乌鲁木齐。”张柳笑着说道。在进驻莎车前,企业本已计划2024年仅在南京设点,花落莎车后,南京计划暂缓。


“以前学生多,小型饮水机总坏,堵了、停了是常事,一到饭点桶装水热得慢,根本不够喝。”莎车县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蔡军温自2016年入职一中10年来,对过去的“饮水健康难”记忆犹新。更揪心的是,部分学生体育课后渴极了会趴在水龙头上直接喝自来水,“时不时有学生肚子不舒服,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改变莎车的饮水困境,亟需外力破解。


改变的关键,在于上海援疆干部的执着与热忱。上海援疆莎车分指挥部先后三次组织相关人员奔赴通用总部沟通,将莎车的需求与潜力一一道来,一次次上门,让企业逐渐了解了这片曾陌生的土地。


去年4月,通用净水团队首次赴莎车探路;同年6月,张柳随队走进离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近的喀拉苏乡中心小学,看到壹基金在2023年捐赠设备的后台数据与实际完全吻合,又调研莎车当地医院水质后,坚定了布局决心:“这里对净水的需求太迫切了,新疆第一个工厂就定在莎车!”


企业下定决心落地后,对接产业工作的第十一批援疆干部、挂职莎车县发改委副主任的李烨,以及同为援疆干部的朱文强两人及时接棒跟进,互相配合,从协调用电、平整厂房地面,到解决甲醛问题,事无巨细随叫随到,还承诺“下批同事会接力做好服务”,彻底打消了企业所有顾虑、稳住了信心。


资金保障上,上海援疆莎车分指挥部同样给力:去年年底前投入1000万元覆盖莎车144所学校,今年再次追投1500万元惠及150所学校,且后续1年的滤芯更换费用也已打包纳入前期投入,为项目长效推进奠定基础,同时也稳住了学校的心。



定制化技术解忧愁


项目稳稳落地,如何带来能满足当地的优质产品?针对莎车的特殊水质,通用净水为此量身打造了一套“适配方案”。“在莎车的设备都采用了荷电纳滤过滤技术,成本虽然高出普通反渗透膜30%左右,但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同时,每台设备都专门配置前置过滤,对自来水做预处理,在滤芯上也做了技术改进。”通用净水集团运营中心总经理吴斌斌介绍,定制的家用净水器滤芯耐污性更强,滤芯一年一换,日均成本仅2元,针对学校设备在每年寒暑假做维保检查,确保师生饮水安全、设备持久稳定。



除产品上实施定制措施外,本地化运转也纳入企业运行计划中,采取后方师父带教当地徒弟形式,使生产与人才培养同步推进。目前莎车已在建组装线两条:商用净水产线日产100台、年产能3万台,家用净水产线年产能5至6万台,零件均从宁波运至莎车组装,后续还将视发展情况,考虑租赁周边厂房扩充产能。面对当地充足的劳动力,企业还将联合同处莎车的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从校内毕业生群体内直聘专业对口毕业生,为相关岗位储备专业人才。


在莎车县通用净水整体运营数据平台上,代表“正在使用中”的橙色标识在整个中国版图上四散而开,其中莎车区域也正逐渐汇聚。管理人员通过这个平台端口,可查看设备安装位置、使用情况等,不仅在电脑端,手机端还可起到巡检目的。莎车县教育局条件装备办公室主任张永刚向记者展示其手机上的监测端口,“设备出问题会自动在我手机上提示,同步给企业后,售后就能快速上门,维护保养完全不用愁。”


张永刚所提的后续维护保养,正是通用净水在莎车组建的自营售后队伍,“2人一组,一天最多能跑10所学校,可安装四五十台设备,快速响应维护需求”吴斌斌说。


如今,上海援疆支持的直饮水设备彻底扭转局面。以莎车县第一中学为例,5个校区配备15台设备,分布在食堂、宿舍,一台可保障150人左右饮水,满足全校大部分住宿生需求。“通用不仅提供设备,还帮我们重新布线、解决电压问题,前端水电路难题全搞定!”蔡军温说,现在学生随时能喝到温水,喝自来水的现象几乎绝迹。


一旁的高二学生古丽格娜・艾力开心地跟记者算了笔“小账”:“以前喝桶装水每月花5元,现在设备就在宿舍隔壁的饮水处,早中晚和大课间我一般喝五六杯水,随到随取,人多排队也不到1分钟,水质好还免费!”



除了古丽格娜手中的“小账”,通用净水手里的“大账”也同样令人欢心:继续深耕莎车本地市场,打造全国覆盖面最广的乡村清洁饮水工程,立足南疆、服务西北,最终辐射中南亚。


从援疆资金精准投入到企业技术定制,从校园饮水条件改善到本地化人才培养,上海援疆干部们带着“把他乡当故乡”的情怀,与上海企业一道,不断为当地群众高质量饮水解难题,为莎车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上海清泉”,沪疆携手下的“健康饮水网”也正不断向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