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器官,同时也是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承担着营养代谢、分泌胆汁、解毒、免疫防御、调节血容量等多项重要功能。说到护肝,你可能知道这些方法,不饮酒、不熬夜、控制体重.......但你可能不知道,接种乙肝疫苗也能护肝。
省流版
1.乙肝病毒危害大,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感染者众多,接种疫苗是关键预防手段。
2.新生儿需按“0、1、6月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母亲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为阳性的新生儿,需在12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3.未曾接种过、暴露后人群也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但乙肝病毒(HBV)却可能让它悄然崩溃。
早期症状隐匿:70%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人仅感疲劳、食欲差,误以为是"亚健康"状态。
慢性化风险高:成人感染后约5%-10%转为慢性,而新生儿感染后慢性化率高达90%。
肝癌致命威胁:慢性乙肝患者肝癌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00倍。
全球约有2.6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我国约有7500万感染者,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以2024年上海为例,报告的乙型肝炎病例达1万例,其中慢性乙肝占比高达99%。目前我国乙肝疫苗已接种超10亿剂次,乙肝病毒的感染风险降低了95%以上,堪称阻断乙肝病毒传播、降低慢性肝炎和肝癌发病率的“大功臣”。
三类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使用的乙肝疫苗主要有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三种,对前2种疫苗的酵母成分过敏者,可选择CHO细胞疫苗,以下三类人群建议接种。
其中,新生儿及时接种至关重要。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 年版)》相关规定,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这一接种流程被称为“0、1、6月龄程序”。
如果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那么新生儿需在12小时内及时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以更有效地阻断病毒传播。在疫苗剂量方面,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可选用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此外,HBsAg 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肌内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乙肝疫苗、HBIG和卡介苗可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
注:母亲为HBsAg阳性的儿童接种最后一剂乙肝疫苗后1-2个月,要检测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如果发现HBsAg阴性、抗-HBs阴性或小于10mIU/ml,可以再免费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
常见问题解答
问
乙肝疫苗和卡介苗能同时打吗?
答
可以!在不同部位接种即可(如左臂卡介苗,右腿乙肝疫苗)。
注:卡介苗选择上臂接种。
问
错过时间怎么办?
答
尽早补种,无需重新开始程序。
参考文献:
1.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1/202506/t20250606_307411.html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等.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专家共识[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32(05):435-448.DOI:10.3760/cma.j.cn501113-20240415-00206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J]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2, 15(6) : 401-427.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2.06.001.
/健康科普-中高级延伸阅读
关键词:乙肝疫苗
适用人群:全人群
供 稿:王 楠
编 辑:章晨玥
审 稿:黄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