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要吃好,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以及奶类、大豆和坚果等4类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
午餐要吃饱,均衡搭配,主食、蔬菜、肉类都要有;
晚餐不宜过饱,七八分饱即可,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零食,如薯片、糖果、奶茶、蛋糕等,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如果饿了,可选择水果、坚果、酸奶等健康零食,既能补充营养,又能缓解饥饿感。
图片来源:摄图网
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推荐:
6-10岁学龄儿童:每天摄入谷类食物150-2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30-70克,薯类25-50克。
11-13岁学龄儿童: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25-25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30-70克,薯类25-50克。
14-17岁学龄儿童: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5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00克,薯类50-100克。
6-10岁学龄儿童:每天摄入至少300克新鲜蔬菜、150-200克的新鲜水果。
11-13岁学龄儿童:每天摄入400-450克新鲜蔬菜、200-300克的新鲜水果。
14-17岁学龄儿童:每天蔬菜摄入量450-500克、300-350克的新鲜水果。
每餐要吃2-3种蔬菜,做到深浅搭配;不要用果汁代替吃水果。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优先选择脂肪含量更低的鱼肉、鸡肉,每周最好吃鱼2次。
适量吃牛肉、羊肉和猪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腊肉品;
每天吃一个鸡蛋,吃鸡蛋不弃蛋黄。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态奶,例如纯牛奶、酸奶、奶酪和奶粉等。
豆类可选择豆腐、豆腐干、豆腐丝等制品轮换着吃。
图片来源:上海市儿童医院
在假期的尾声,家长一方面要控制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等的娱乐时间,将视屏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且越少越好;另一方面要逐步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每天带孩子出门跑跑步、打打球,呼吸新鲜空气,改变昏昏欲睡的混沌状态,元气满满迎接新学期。
每天应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每周应有3天的高强度运动,如快跑、游泳、健美操等;
每周应有3天(隔天)进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运动,如仰卧卷腹、俯卧撑、平板支撑、引体向上、跳绳、跳高、跳远和爬山等。
更多阅读☞
别再只拿TA止痒!这个家庭常备药物妙用多多→
“吃草”也发胖?警惕沙拉里的热量陷阱!
术后狂补 = 帮倒忙?医生划重点:术后康复要吃对、动对、心态对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图及配图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