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社区商业正化身暖意融融的“社区客厅”。近日,周浦绿地缤纷广场举办“妈妈手作集市”,作为周浦地区首个聚焦社区妈妈创作力的公益品牌,活动吸引30位来自周浦、康桥、航头等地的“妈妈摊主”参与。她们带上家人孩子、怀着对生活的热情,带来一场充满创意与温情的“家门口”手作派对。
“有什么喜欢的可以看看呀,满200元可以送手机链一条哦。”8岁的晅晅声音清脆,像个小掌柜一样热情招揽着顾客。身旁,妈妈陆女士仔细地将一件件项链、手链摆放得错落有致,仿佛一个迷你首饰展。
陆女士家住康桥镇,“入坑”串珠已经有一年多。摊位上的饰品风格多样,有质感高级的美拉德色系,温柔淡雅的小珍珠还有精致典雅的古董珠,最复杂的一件花了10个小时。前来摆摊让母子俩格外兴奋,前一晚特意重新检查了每一件作品:“特别开心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设计,能带孩子一起参与,更加有意义。”
正巧送孩子来附近上课的申女士被晅晅的热情吸引,在“小掌柜”的导购下试戴了好几条项链,最终选中了一条粉晶石珍珠项链。“我们家孩子也这么大,必须支持一下。”
30位“妈妈摊主”近一半是全职妈妈、自由职业,也有老师、财务、工程师等不同职业背景的女性。精巧别致的古风发饰、柔软可爱的钩针玩偶、墨韵悠长的扇面书法等……妈妈们各展所长,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品将集市装点得温情满溢、创意涌动。
朱阿姨今年74岁,是集市上最年长的摊主。退休前,朱阿姨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打了三十多年交道,退休后重拾编织爱好,从织毛衣到尝试钩针小物,越做越着迷。
她学着看直播、下载图解、买材料,自己琢磨出各式各样造型的钩针玩偶。前一天晚上,她还特地用蜡笔画了一张五彩缤纷的广告板,亲切地写上“慢慢走,慢慢看”。
活动这天一早,朱阿姨和老伴刘爷叔一起骑自行车从三公里外的住家赶来。“我的第一位欣赏者是我的老公,希望在这里遇到更多新朋友。”朱阿姨笑着说
开学就要读初一的芷欣,是这次集市上年龄最小的摊主。系统学习过非遗盘扣的芷欣,在摊位上摆满了一枚枚精致的盘扣胸针,不时吸引来好奇的目光。“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学的东西是被认可的,这是最好的成长礼物。”妈妈林女士如今已是女儿最得力的“金牌助理”。
“将消费者变为参与者,再将参与者变为朋友,高粘性的社区关系最终会反哺商业项目本身,让商业体成为社区的客厅。”周浦绿地缤纷广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0个招募名额在短短两天内迅速报满,集市不设摊位费,但要求必须“原创手作”,希望将社区妈妈的生活灵感变成集市独一无二的吸引力。
未来,“妈妈手作集市”有望发展为长期开展的原创公益品牌,集市每笔销售额的10%将捐赠至“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助力社区弱势儿童向阳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