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
你是不是也会这样?
火锅奶茶刚下肚,厕所就向你“深情召唤”?
一吹冷风或紧张起来,肚子就“翻江倒海”?
检查做了一堆,药也吃了不少
可这肚子就是不“听话”,总爱闹脾气?
别急,你可能不是啥“直肠子”
而是摊上了肠易激综合征!
这种“查不出大毛病”的肚子痛、拉肚子(或便秘,或交替出现),在消化科门诊可太常见了!大约三分之一来看消化问题的朋友,都属于功能性胃肠病,其中下消化道的代表就是肠易激综合征。它是个“慢性子”,症状可能缠缠绵绵好多年,但通常不是“绝症”或“疑难杂症”。别自己吓自己,越想越难受!
谁在“捣乱”?情绪和肠道在“煲电话粥”!走
情绪是“指挥棒”:胃肠道可是超级“情绪化”的器官!压力大、熬夜、生气、考试紧张时,是不是胃口差或拉肚子?这就是大脑(司令部)通过“脑肠轴”(电话线)给肠道下指令乱了套!肠道要么动得太快(腹泻),要么动得太慢(便秘)。
肠道变“敏感肌”:有些人思虑过多或用脑过度,会让肠道神经变得特别敏感,像“敏感皮肤”,一点风吹草动(比如吃凉的、辣的)就闹腾。
恶性循环:本来是情绪影响肠(脑→肠),久了肠道不舒服又会让人心情变差(肠→脑),焦虑、抑郁来了,肚子更难受,陷入死循环。
不只是心情!这些习惯也是“帮凶”
生活没规律(节律紊乱):饮食饥饱不定、睡眠黑白颠倒(比如倒班),会搞乱肠道菌群平衡、影响代谢和免疫力,诱发或加重症状(腹痛、腹胀、腹泻等)。熬夜,真的伤身又伤“肠”!
“快乐”饮食不快乐:烟酒不离手?奶茶烧烤天天有?高糖、高盐、高脂、油炸熏烤这些“快乐肥宅”套餐,你的肠道可一点不“快乐”!吃多了就是给胃肠道“埋雷”。
虽然肠易激综合征多是功能性问题,但出现这些“报警症状”,必须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如炎症、肿瘤):
剧烈腹痛:疼得厉害,难以忍受。
便便颜色异常:黑便(像柏油,可能上消化道出血)、血便(鲜红或暗红,可能下消化道问题)。
摸到腹部肿块。
不明原因发热。
体重明显下降:没刻意减肥却瘦了很多。
严重贫血:脸色苍白、乏力等。
尤其是35岁以上,或有肠道疾病家族史的朋友,更要重视!
管理情绪和压力:学会放松,别钻牛角尖,减少“脑肠电话”的干扰信号。
规律生活是王道:三餐定时,睡眠充足,尽量别熬夜。
肠道喜欢“小清新”:多吃新鲜蔬果,少吃红肉、油炸、烧烤、腌制品。
动起来!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如快走、慢跑),达到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还能说话的状态(中等强度)。
药物辅助:
基础款:益生菌、调节肠道环境/黏膜的药物等。
升级款(必要时):若症状重、影响生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调节肠道神经敏感性的药物(神经调节药)。别排斥!这就像给敏感的肠道神经做个“SPA”,效果好且不代表你有精神问题,只是肠道神经需要一点帮助。消除“病耻感”很重要!
封面自取: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