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睫毛也会“反向生长。”
本该向外翘、挡灰尘的睫毛,
一旦倒着长,就成了戳向眼球的 “小刺”。
这种藏在眼皮底下的 “睫毛乱象”,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产生倒睫?
睫毛是眼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阻挡灰尘和异物、防止强光刺激、感知危险信号、保持眼部湿润等作用。而倒睫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指的是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别看倒睫只是小小的睫毛生长方向问题,却可能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甚至影响视力。
倒睫的产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会有倒睫,成人甚至老人都会有倒睫。
儿童倒睫的原因
先天性睑内翻:这是儿童倒睫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一些孩子在出生时,眼睑内翻,使得睫毛向内生长,摩擦眼球。这种情况多见于下眼睑,尤其是鼻梁发育尚未完全的婴幼儿。由于鼻梁低平,下睑内侧皮肤相对松弛,容易导致睫毛倒向眼球。
内眦赘皮:内眦赘皮是指在内眼角处有一片垂直的皮肤皱襞,它可以遮盖内眼角,使睫毛向内倾斜。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内眦赘皮较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孩子的内眦赘皮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倒睫情况也可能随之改善。
眼部感染:儿童眼部卫生意识相对较差,容易发生眼部感染,如沙眼等。眼部感染会引起睑结膜瘢痕形成,导致睑板肥厚变形,进而引起倒睫。
中老年人倒睫的原因
眼睑瘢痕:眼部外伤、烧伤、手术等原因可能导致眼睑瘢痕形成。瘢痕组织收缩会牵拉眼睑,使睫毛生长方向发生改变,引起倒睫。例如,眼部遭受严重的切割伤后,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可能会导致眼睑内翻,从而出现倒睫。
眼部炎症:常见的眼部炎症,如睑缘炎、结膜炎等,如果长期不愈,炎症会刺激睑板腺和睑缘组织,导致睑缘肥厚、变形,使睫毛生长方向紊乱,出现倒睫。
眼睑痉挛:眼睑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眼睑肌肉收缩,常见于中老年人。长期的眼睑痉挛会使眼睑位置发生改变,睫毛接触眼球,引发倒睫。另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等,也可能导致眼睑肌肉功能异常,引起倒睫。
/////
倒睫有什么危害?
倒睫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产生非常多的危害,比如:角膜损伤,视力发育迟缓,眼部感染炎症,角膜混浊等,让本来保护眼睛的睫毛变成危害眼球的帮凶。
/////
倒睫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观察等待法:对于轻度的先天性睑内翻和内眦赘皮引起的倒睫,由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鼻梁逐渐发育,睑内翻和内眦赘皮可能会自行改善,倒睫情况也会随之缓解。因此,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可以先进行观察,定期到眼科进行检查。
电解毛囊法:对于少量分散的倒睫,可以采用电解毛囊的方法。电解毛囊是通过电解针将毛囊破坏,使睫毛不再生长。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眼部损伤较小,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冷冻治疗法:冷冻治疗是利用低温破坏毛囊,从而达到治疗倒睫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倒睫数量较多的情况,但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眼睑皮肤色素沉着、睑缘瘢痕等。
手术治疗法:如果倒睫严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已经出现角膜损伤等并发症,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睑内翻矫正术等,手术可以纠正睑内翻,使睫毛恢复正常的生长方向。
/////
倒睫虽然是一种看似不起眼的眼部问题,但它对眼睛健康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了解倒睫的原因、治疗手段和危害,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治疗倒睫,保护眼睛健康。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一旦发现有倒睫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失。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眼部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倒睫的发生。
欢迎转发点赞
撰文丨黄晓燕
审核丨廖华萍
编辑丨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