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艺术家伉俪吕蒙、黄准之子徐小萌将父母的两千多件珍贵档案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 捐赠仪式上,上海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葛影敏接受捐赠并向徐小萌颁发《收藏证》。档案捐赠引荐人、国家一级导演石晓华,上海市档案馆编研部原党支部书记宣刚等有关代表参加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现场
吕蒙(1915—1996),原名徐京祥,著名画家、新四军文艺工作先驱。1938 年入党,曾设计新四军臂章,创办《抗日画报》,其木刻连环画《铁佛寺》被誉为中国革命美术经典。解放后历任上海美协副主席等职。
黄准(1926—2024),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电影音乐作曲家,共为50多部电影和 200 部集电视剧创作音乐。为电影《红色娘子军》创作的《娘子军连歌》成为时代强音,其作品获评"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1955年吕蒙、黄准结为夫妇后,互为艺术知音——吕蒙的新画由黄准首评,黄准的乐章由吕蒙先听。吕蒙晚年右手残疾,黄准携其走遍山河,激励他用左手再创艺术高峰。
本次捐赠的抗战时期照片
本次捐赠的吕蒙、黄准档案包括照片、底片、证件、笔记、书信、手稿、画稿等。其中主要有:吕蒙在抗战时期所拍摄的战争纪实照片,吕蒙工作手册(记录了新四军经历、日志、速写),吕蒙回忆史沫特莱、林风眠等人的文章手稿等;黄准的党员登记表、部分音乐作品创作手稿、回忆老师冼星海的文章手稿、回忆电影《红色娘子军》配乐创作历程的文章手稿、个人自传手稿等;吕蒙夫妇家庭生活照片、夫妇二人与张爱萍夫妇等友人的通信等。
吕蒙的刻刀与黄准的音符,共同镌刻了从抗战到改革开放的文化脉络。这些档案不仅是个人艺术生命的浓缩,更是中国革命和文艺发展的微观史,将永远在历史长河中奏响属于人民艺术家的时代乐章。
撰稿、摄影:叶田媛
编辑:曾婧
排版:龚紫珺
扫码关注我们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这里是上海市档案局(馆)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