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微创源孵化器(简称新微创源)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简称研电赛)商业计划书专项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通过技术可行性、市场容量、团队执行力等多维度评选,高商业价值获奖项目将获得新微创源全链条孵化支持,完成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和落地。
研电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以政产学研协同办赛为特色,是国内电子设计领域公认的品牌赛事。赛事由技术类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组成,本届赛事共吸引33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8241支队伍参与,其中,商业计划书专项赛约200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共1751支队伍、7282名师生参赛,122个项目晋级全国总决赛。
今年是新微创源第三次承担研电赛商业计划书专项赛的赛事组织与评审工作。“本届赛事,在原有的应用赛道基础上新增探索赛道,赛事规模进一步升级。”新微创源董事长兼总经理任佳介绍,“应用赛道聚焦行业实际痛点,要求作品是具备明确市场价值的电子信息系统、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探索赛道面向未来技术前沿,覆盖汽车电子、未来运载、BTIT(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交叉)、医工交叉、光电子、机器人、人工智能七大方向,鼓励颠覆性创新。”
不止于竞赛,更是产业创新的起点,作为高校技术创新的新高地,商业计划书专项赛旨在打通“商业论证”与“价值表达” 的最后一公里。
在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源芯能团队的“动力电池并联梯次利用系统”同时获得“最具商业价值奖”,这样的潜力项目,下一步将有机会进入新微创源孵化体系,获得技术验证、资本对接、产业链融入的全生命周期赋能。
研电赛通过“以赛促创” 机制,筛选出兼具技术根基与商业远见的项目;新微创源凭借其“离科学家最近”的深度孵化能力,为这些项目提供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护航。“二者协同构建了‘竞赛筛选—资源注入—产业落地’的闭环生态,持续将高校创新‘火花’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爆点’。”任佳表示。
迈振电子、芯微言迪、上海迈铸、仁芯生物等新创科技企业,都是在新微创源的孵化体系下,快速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产业化落地。迈振电子创始人于海涛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新微创源的孵化下,完成从“研究者”到“企业家”的跨越,目前,迈振电子落户嘉定工业区,已成长为新型MEMS分析芯片和科学分析仪器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遍及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生化传感、材料研发、催化研究等材料相关领域。
新微创源位于菊园新区“嘉定科创核”,为上海市首批高质量孵化器,以“六位一体”孵化模式,为科创初期企业提供专属孵化服务,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截至当前,已累计孵化服务200余家科技企业。
通讯员:王荣会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