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随着国家卫健委在北京成立中非医院联盟,一场围绕联合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正在展开。由商务部主办、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承办的“埃塞俄比亚医学影像技术培训班”正在举行,近日,培训班的学员们来到上海参观交流。
当非洲医生遇见上海的智慧医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23日上午,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放射科迎来“埃塞俄比亚医学影像技术培训班”的21位学员,他们中有影像医生、技师和医疗管理人员,通过实地参访深入了解嘉定医生在医学影像技术和智慧医院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
在参观过程中,嘉定区中心医院放射科执行主任梁凯轶带队,为远道而来的非洲同行们详细介绍了科室的现代化设备配置与运营管理。学员们先后参观了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超高端640层CT和3.0T磁共振等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较好地提升了诊断的精准度和效率,其低剂量CT、快速扫描的特点也为患者带来更优的就医体验。
最让学员们惊叹的是区域影像互联互通平台。在联影-嘉定区域影像中心,梁凯轶现场讲解如何通过该平台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对口援建地区医院进行实时连接,完成影像数据的即时传输、专家远程会诊及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模式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影像诊断资源不足的难题,是上海推进“数字健康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来自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健康科学院的放射科医生塞米拉·阿布拉深有感触:“最让我震撼的是他们利用AI辅助技术极大提升了设备使用效率。这里的每台MR设备每天要服务70名患者,而在我们国家通常只能服务30-40人。这种高效运作模式对我们医疗资源有限的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社区筛查项目也令我印象深刻,通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CT平扫确诊了许多早期肺癌患者。”
来自关爱兰德综合私立医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师穆罕默德·杰马尔表示,远程诊断平台对他们国家特别重要,他们的医疗机构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放射科医生十分紧缺。“这种模式能让有限的专家资源为更广阔地区的民众服务。我们希望能借鉴中国的经验,在中国的支持下,探索引入此类模式的可能性。”穆罕默德·杰马尔表示。
梁凯轶认为,今天展示的不仅是几台先进的设备,更是一套整合了技术下沉、管理流程优化和基层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特别是我们的智慧影像中心建设模式。”梁凯轶说,“这套模式对于地广人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一带一路’国家,有着极高的借鉴和复制价值。只要具备基本的网络基础设施,就可以快速部署,让专家资源为更广阔地区的民众服务。”
“通过这样的实地交流,我们能更直接地了解彼此的需求与挑战。未来,我们非常乐意与埃塞俄比亚的伙伴们在技术培训、远程会诊、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更深度的合作,将‘嘉定方案’转化为‘非洲应用’,共同践行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梁凯轶表示。
过去的几年里,联影代表中国智造持续开拓海外市场,产品进驻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波兰、印度、韩国等超85个国家和地区。此次埃塞俄比亚学员的到访,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理念的碰撞和友谊的播种。随着中非医院联盟工作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智慧医疗方案在非洲地区的落地应用,为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