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野——鞠小夫钢琴独奏音乐会
2025/8/22
8月22日晚,00后钢琴家鞠小夫重返上海音乐厅舞台,以《记忆之野》为主题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将观众带入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哲思之旅。鞠小夫带着他对诗歌与音乐的深刻理解,展现出独属于他的跨界思考。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灵感源自鞠小夫本人创作的同名组诗,通过雅纳切克、拉威尔、舒曼与斯克里亚宾的作品,构建起从迷雾森林到宇宙深空的多维听觉图景。
音乐会以雅纳切克《在雾中》的朦胧意象为起点,鞠小夫以轻柔的触键营造出迷雾般的悬停感,右手片段化旋律如记忆碎片闪烁,如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拉威尔《夜之幽灵》的三首小品在他的演绎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奇幻色彩,迸发出独属于夜晚的灵感:《水妖》的涟漪式琶音清澈灵动,《绞刑架》的低音持续音仿佛诉说着无奈与后悔,《幻影》的疾速双音与跳跃清晰,仿佛化作夜魔的狂舞。
鞠小夫的演绎始终贯穿着文学性思考,同时,他对于技巧运用始终服务于音乐表达。
音乐会下半场,鞠小夫以舒曼《森林情景》展开,演奏前他说,这首曲目更像是他记忆中的乡愁以及面向孤独的思考。从踌躇节奏到轻巧触键,再到终曲《告别》以渐弱音色处理,将舒曼的浪漫孤寂收敛于哲思维度。
最后,斯克里亚宾《白弥撒》将音乐会推向宇宙之境。鞠小夫以饱满的和弦与泛音营造出空间感,在他的演绎中既有宏大叙事,又融入细腻的情绪变换。
整场音乐会四部作品贯穿"迷雾-夜幻-森林-星辰"意象,从雅纳切克的迷雾到斯克里亚宾的宇宙,鞠小夫以琴键为笔,在上海音乐厅的穹顶下绘制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精神地图。这场音乐会亦让观众在音乐与诗歌的交织中,完成了一次对自我与世界的重新认知。
最后,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鞠小夫返场加演了莫扎特《末日之泪》(鞠小夫改编)和德彪西《月落荒寺》,并在演出结束后,为观众签售CD。
编辑:鱼鱼
审核:片片、虎虎
更 多 推 荐
【古典】
火花——柏林爱乐弦乐五重奏音乐会
【古典】
魔鬼与天使——宁峰×杨雪霏小提琴与古典吉他二重奏音乐会
【古典】
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演绎肖邦和肖斯塔科维奇钢琴独奏音乐会
【古典】
英国合奏团音乐会版 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
【mini音乐节·古典】
见证肖斯塔科维奇 鲍罗丁四重奏音乐会
【国乐】
《神奇秘谱》600年——自得琴社音乐会
【VR】
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 VR沉浸互动娱乐体验
【音乐午茶】
周一到周五工作日
【导览参观】
一键参观打卡上海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