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红韵颂|桃花红雨慰忠魂——赴龙华烈士陵园祭奠费达夫烈士

转自:徐汇通 2025-08-23 09:32:15

编者按:今年5月至7月,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活动。徐汇融媒各平台同步推出形式丰富的红色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徐汇报》副刊“桂花苑”开设“红韵颂”征文,在红色文化季里先后刊载了九篇相关题材原创作品,将陆续在上海徐汇微信平台推出。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申城,五月的桃花映红了龙华。近日,我走进龙华烈士陵园,来悼念在1931年与“左联五烈士”一起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于龙华的先烈、我的本家费达夫烈士。尽管墓碑上没有照片,但烈士冥冥中的光辉形象在我的思绪里慢慢清晰。

费达夫1907年出生于上海,父母是从江苏逃难来沪的,其父是虬江码头的工人,母亲是怡和纱厂的女工。不久费达夫有了弟弟,虽然生活艰苦,但是父母的辛苦劳作还是供他读上了私塾,之后他考入了聂中丞华童公学求学。

费达夫和我家同宗同族。20世纪80年代有一天,父亲说:“本家去世了!”我那时懵懂,后来才知道当时去世的是费达夫的弟弟。对于他们兄弟俩的详细情况,父亲也没告知我多少,只是说新中国成立后曾陪同费达夫的弟弟代表家属去龙华烈士陵园安葬过费达夫的遗骸。

至于费达夫的详细情况,是之后通过历史资料略微得知的。“五卅”惨案发生后,四所工部局学校的学生组成学生联合会,发表宣言、宣布罢课。费达夫积极参与所有行动,组织动员全校学生参加罢课,带领他们到南京路去示威游行、散发传单、搞义演活动。这一年,费达夫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在1926年受党组织委派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

两年后,学成回国的费达夫受党的指令便在上海从事了工人运动,担任怡和纱厂等十多家工厂的工会联合会主任。

然而不久,因叛徒告密,1931年1月的一天费达夫被捕,被关押在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

2月7日深夜,费达夫与“左联五烈士”等24人一起,被押赴淞沪警备司令部后侧荒地刑场集体枪杀,就义时年仅24岁。他用自己年轻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乐章。

由于是秘密枪杀,烈士遗体被移地掩埋毫无踪迹,也无任何标志。新中国成立后,市民政局和龙华区接管会派员在龙华路2501弄1号附近离地面二米深处发掘出十余具遗骸,经多方查证认定为烈士遗骸,后又基本查清遇难诸烈士的姓名、身份。龙华烈士陵园建成后,又将费达夫等烈士的遗骸移至陵园西侧一排,立集体卧碑一座,碑名横书“龙华二十四烈士”。遗憾的是由于费达夫搞地下工作,一直没留有照片存世,墓前只能刻列姓名。

桃花红雨英雄血,陵园千古慰忠魂。时间虽然流逝,然信念未曾改变。费达夫尽管只有24年的短暂生命,但烈士的业绩光照千秋。此刻,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我抚摸着烈士的墓碑,细雨在脸颊上流淌,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但心灵完全得到了崇高精神的熏陶和净化。

我的本家先辈烈士费达夫,您不朽的英名、高尚的情操,如这纯净的雨水将永远洗刷着我的灵魂。

相关链接:

红韵颂|忆冯瑞祥烈士

红韵颂|生前最后七秒钟

红韵颂|英雄心胆依旧在——参观邹容纪念馆
红韵颂|穿越时空的红色电波
初夏谒龙华

作者:费平

编辑:罗时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