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上海动物园关心动物们的健康与福利,始终在默默升级动物们的“餐桌内容”,努力让所有毛孩子都吃得健康、开心,也让游客们能看到它们更自然、更活跃的样子~
那么,如何科学地为动物设计一顿“幸福餐”呢?其实背后要考虑的细节可真不少!
首先是依据动物消化道特征、野外食性,以及本地能采购到的饲料种类,为不同物种分别量身定制多样化菜单。
作为动物们的专属“餐厅”,上海动物园动物饲料配送中心里的市场采购饲料就有140多种,可谓琳琅满目,比如:肉类有6种,分别是牛肉、羊肉、猪肉、小牛肉、兔肉和白条鸡;鱼虾类足足有17种,包括青占鱼、小黄鱼、梅子鱼、多春鱼,甚至还有活蹦乱跳的河鲫鱼、泥鳅和河虾等;蔬果也有约40种!
不光食材多,饲养员还会通过食物丰容和行为训练,为不同动物个体提供个性化“VIP尊享套餐”,以此增加取食难度,模拟野外觅食状态,从而在提高活动量的同时,激发动物的觅食本能和探索欲望。
正所谓“不时不食”。不但有园内种植的可季节性供应的多种植物性饲料,包括新鲜的黑麦草、苏丹草、各种树叶(如桑树、女贞、柳树、榆树等)以及芭蕉叶、荷叶等应季种类,还季节性提供市场供应的地瓜叶、桃子、甘蔗等果蔬。
高温天里,动物们也拥有“消暑菜单”:西瓜、黄瓜、西红柿等纷纷登场,帮它们清爽度夏。
到了秋冬,食谱便切换成“暖身模式”:坚果、果干和一些高热量食物适时增加,帮动物们储备能量、抵御寒冷。这些食材不仅营养足够,还能带来丰富的嗅觉和味觉体验,让每一天都充满新鲜感~
偶尔还可以在活动场“自助”
除了“天然”食材,上海动物园还贴心地为不同动物配备少量商品粮,比如犬粮、猫粮、猴料、灵长类高纤维饼干,还有袋鼠粮和陆龟饲料等。
这些商品粮经过科学配方,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有助于保持动物的营养均衡,如同动物的健康“小零食”“小点心”。
不但要吃得丰富,更要吃得健康。日常饲养员会根据动物对食物的行为反馈、粪便一致性评分、身体状况评分等方式调整饮食,确保动物健康状况良好。
素材来源:@上海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