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少年自然科学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自然科学建设发展,促进科普资源融合,让更多青少年领略科技实践之美,7月18日下午,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的“环球自然日2025年度全国总决选”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体育馆开幕。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薛利,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万士林,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总裁斯蒂夫·贝金,副总裁沈安琪,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党委副书记段勇,上海大学1983届校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许杰,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黄继忠出席开幕式。17个赛区的640支参赛团队教师及青少年选手参加。
薛利祝贺环球自然日2025年度总决选开幕。她表示,科学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石,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始终致力于推动科学普及与创新发展,将博物馆资源深度融入社会教育场景,让青少年在愉悦体验中感悟科学魅力,助力中小学生突破课堂边界汲取知识养分。各个博物馆以馆藏瑰宝为依托,通过丰富展览与互动体验,将静态展品转化为动态课堂,环球自然日活动与博物馆教育理念深度契合,延伸资源至社会空间,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未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专家指导机制,强化科研实践引领,深化馆校社协同,搭建多元培养平台,并以此培育青少年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守护其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助力其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刘昌胜向参加环球自然日2025年度活动的领导、嘉宾、参与团队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环球自然日的意义不仅在于集中展现新一代青少年的自然科学新认知,也同样契合国家乃至全世界当前的发展战略需求。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始终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创新教育,切实承担起青少年科学探索、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的使命,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聚焦国家战略和上海重大需求,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一体推进新范式”。希望青少年选手们能够在上海大学提供的创新空间中主动发现、创新求索、团结协作、奔赴梦想,用璀璨成果表达自己观察世界的奇妙角度,领略自然科学之美,投身自然科学探索之路,展示自己对自然科学的认知。
斯蒂夫·贝金回顾了环球自然日自2012年起至今的发展历程,并代表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感谢合作伙伴对自然科学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努力,希望各参与队伍能够以科学表达的方式、内容和媒介为核心,通过展览、表演、科学展演、科普绘画、故事播讲等5个类别多元化的赛事比拼,在上海大学取得理想成绩、收获宝贵经验、展现个人风采,感受到环球自然日活动的真正魅力。
万士林表示,环球自然日作为公益性科普教育活动项目,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四届,展现了对自然教育的专注与担当,受到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广泛认可。在与环球自然日携手同行的14年中,国家自然博物馆见证了无数青少年用画笔描绘生态之美、用实验揭示自然规律、用展览解读自然真相、用表演传递环保理念,这些正是环球自然日活动最珍贵的价值所在:让科学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让自然保护成为一代人的自觉。他预祝每位参与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交流,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开幕式活动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主持。
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浙江、辽宁、黑龙江、四川、陕西、厦门、宜昌、广州、青岛、遵义、云南、内蒙古、吉林等17个赛区的全体参与学生用激情昂扬、铿锵有力的声音共同宣誓。
全体嘉宾为学生代表“金榜题名”,既寓意着年度总决选活动号角吹响,象征着对青少年科研精神的见证,也传递着价值塑造、科技创新的勉励与希冀,祝福所有参与师生在环球自然日的舞台上走进自然世界,点亮青春梦想。
环球自然日于2012年在中国发起,通过社会性综合实践活动、打造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科技实践“最后一公里”,加强青少年文化交流,提高其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分析、交往能力,迄今为止参赛团队累计超十万支,影响数十万家庭、数百万师生。上海大学深耕产学研融合,聚焦科创育人,在科研创新与国际影响等多方面取得持续突破。本次主办环球自然日2025年度总决选活动,将成为培育世界各地优秀学子的土壤,让青少年以前沿科学知识探索无限创新可能。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文字:殷名
责编:吴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