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应急侠”上线!商户、骑手、居民齐上阵,织密家门口的安全网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7-18 23:13:53

在基层治理中,安全是民生底线。宝山区吴淞街道第三街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应急安全痛点,凝聚社区商圈、新就业群体、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通过协商议事、志愿联动、常态服务等举措,构建起“人人参与、多元共治”的街区治理格局。

近日,在诺亚新天地广场举办的“善治街区”应急安全宣传活动,便是这一实践的生动体现。该活动由宝山区应急局、吴淞街道第三综合网格与第三街区联合主办,上海宝山区普莱德青年应急救援服务中心承办,吸引了百余名商户代表、社区居民及党员干部参与。

活动现场,救援讲师以“理论+演示+互动”方式讲授应急知识与处置方法,并引导发动活动参与者扫码报名成为“应急侠”志愿服务队新力量。这场活动既让参与者掌握了实用技能,更推动多元力量协同联动,为鼓励人人参与“善治街区”建设提供了鲜活实践。

居民商户发声
01
安全“痛点”成焦点,呼唤共治力量

第三街区内商铺密集、居民集中,应急安全隐患问题逐渐凸显。“消防通道堆放杂物,万一着火了可怎么办?”“商铺用电设备多,总担心线路出问题”……居民和商户们通过12345热线、街区议事会等渠道多次反映,应急知识匮乏、隐患排查不及时等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亟须系统性解决方案。

街区党支部闻声
02
协商议事解难题,勾勒安全治理蓝图

街区党支部迅速响应,牵头组织商圈长、网格安全员、新就业群体代表、街道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实地调研,摸清街区内商铺消防设施、居民楼安全通道、应急物资储备等基本情况。随后通过街区协商议事平台,将应急安全治理列为重点议题,召集居民代表、商户代表、社区骨干、共建单位党员代表等共同会商,梳理出六大行动方向,如线上线下结合加强安全宣传、培育志愿队伍、开展应急技能培训、建立隐患“随手拍”机制等,为后续工作明确了路径。

各方力量齐声
03
多元联动齐参与,共绘安全防护网

在街区党支部的动员下,各方力量积极响应,形成强大合力。

社区商圈聚力:诺亚新天地商圈主动扛起街区安全责任,整合商场物业、商户力量构建“15分钟应急响应圈”。利用商场LED屏、电梯间电视等载体,不定时滚动播放消防疏散、电器安全等科普内容;在商场服务台设立“应急安全体验点”,陈列灭火器、灭火毯、急救包等常用安全物品,配备图文说明手册,街区居民、商户可随时到场,由加入志愿者的商场保安现场指导操作使用方法,通过“看得到、摸得着、学得会”的互动体验,让安全技能融入日常。

新就业群体助力:叮咚买菜站点的骑手们主动加入,凭借熟悉街区路况的优势,在配送途中担当“安全观察员”,发现消防通道堵塞、应急标识损坏等情况及时反馈,同时向居民和商户发放应急知识手册,成为流动的安全宣传岗。

共建单位融入:区政协机关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加入“应急侠”志愿者队伍,与街区志愿者结对开展隐患排查,针对老旧线路、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形成调研清单,以“专业+实践”双轮驱动,为街区安全治理注入政协力量。

驻区单位融合:区计量质量检测所发挥专业优势,将应急安全与计量检测知识相结合,为街区商户和居民开展“安全计量进街区”公益宣传,讲解燃气表、灭火器压力表等关键设备的安全计量常识与日常检查方法,从专业角度筑牢街区安全防线,让技术保障惠及民生。

社区骨干发力:社区骨干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深入居民楼宣传应急避险知识,协助登记家庭应急联系人信息,同时组织居民参与应急疏散演练,成为街区与居民间的“安全桥梁”。

多元和声
04
常态服务保长效,共筑平安街区基石

街区党支部结合各方作息特点,通过协商议事平台结合不同志愿者的情况,制定错时服务时间:商圈保安利用午间时段开展宣传,骑手在配送间隙进行隐患反馈,共建单位和驻区单位组织集中演练,社区骨干则定期开展小区楼道排查。“应急侠”志愿服务队采用每日轮岗制,确保应急宣传、隐患排查、技能培训等工作常态化推进,持续提升街区应急处置能力。

这场实践以党建引领串联多元力量,将安全治理融入日常、落到细微,既让居民商户掌握实用技能,更推动形成“善治街区人人建,善治街区为人民”的生动局面,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让第三街区成为“生意好做、生活安心”的平安家园。

通讯员:唐程旖

编辑:王之仪(实习)

资料:吴淞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