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看!我的咖啡渣鲸鱼会发光啦!”清脆的童声在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学校回荡。这个夏天,一群6到15岁的孩子化身“环保魔法师”,在“绿芽π行动”暑期手作实验室的4场活动里,让废弃物焕发新生。
活动现场
超过100组家庭参与了这4场神奇的“魔法秀”。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手中的“废品”纷纷上演华丽变身:外卖纸袋经过裁剪编织、包边塑形,再装上吸管扇柄,便成了摇曳生风的清凉团扇,孩子们也由此明白,少用一个纸袋,就是保护一片森林。咖啡渣与粘土混合,捏成香喷喷的鲸鱼冰箱贴,打破“废弃物即污染”的刻板印象。铝箔餐盒拓上中式传统纹样,用压痕笔进行雕刻创作,最后装裱入框,就变成了银光闪闪的浮雕画。孩子们现场测算:1公斤铝再生可省14度电,相当于手机充电1000次,直呼“太值了”!开心果壳经过染色、组装,层层绽放成精美的莲花挂饰,有的孩子还学会举一反三,提出用瓜子壳创作向日葵的家居实践方案。
孩子们亲自动手“变废为宝”
这不仅是手作课,更是生动的环保实践课堂。孩子们亲手验证了循环经济的魅力,记住了“撕下的每一张包装纸,都关乎北极冰层厚度”。他们学会了咖啡渣除味、果壳作画等“变废为宝”小技巧,优秀作品还将入选社区“低碳角”,获得认证勋章。
“绿芽π行动”的魔法仍在持续:接下来,“π印象视频征集活动”即将启动,邀请孩子们用镜头捕捉社区里的太阳能路灯、雨水花园等低碳设施。优秀小导演不仅能入选“金牌讲解员训练营”,还将成为街道低碳科普讲堂的主讲人。
凌云街道社区学校、凌云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通过“绿芽π行动”,让环保理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并持续向家庭和社区延伸。这堂生动的实践课,正为社区培育着坚实的低碳新生力量。
记者:李芊
编辑:孙清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