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2日,环太平洋地区幼儿教育研究协会(Pacific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简称PECERA)2025年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作为本次PECERA 2025年国际研讨会的展示园,虹口两所幼儿园西街幼儿园与星贝幼儿园迎来了全球幼教同行、学者,向他们展示了虹口学前教育在“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中的创新实践。
两所幼儿园立足区域文化特色,以儿童发展为核心,分别从艺术教育、运动课程、数字化保育等维度,呈现了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虹口样本”。
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园史的上海市示范园,西街幼儿园以“以艺养根”为理念,深耕艺术教育三十年,将海派文化融入课程,支持幼儿在多元艺术表达中实现个性成长。
星贝幼儿园则聚焦“让每一个儿童都动起来”,通过自然融合的运动空间、自主游戏模式及数字化保育生态,构建起“身动、意动、情动”的全面发展支持体系。
两所园所虽特色各异,却共同体现了虹口学前教育“尊重儿童主体性、融合在地资源、创新教育形式”的实践样态。
据悉,该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香港教育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协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本届年会以“新时代的幼儿教育:课程与教学法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为主题,分论坛围绕“上海高质量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教育”“家庭教育与家园社协同共育”“学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等12个主题展开交流。
虹口区也是分会场之一,并有10篇论文入选本次会议,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理论、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向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教育政策制定者、学者与实践者,全面展示了虹口的实践探索与阶段性成果。
在平行论坛中,虹口区教育局作了题为《以童年足迹丈量成长之路——“虹脚丫”区域品牌赋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虹口区立足“文化三地”资源,践行“幼儿发展优先”理念,以打造“虹脚丫”区域品牌为实践载体,积极探索课程资源与地域优势的融通创新,构建了“历史滋养—现实体验—未来衔接”的贯通式育人路径。
虹口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室聚焦质量提升与关键挑战,深入开展学前儿童入学准备与数字化赋能园内外实践体验活动的研究。在论坛中,虹口区教育学院介绍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团队遵循“易于理解、广泛接受、科学有效”原则,开发了3I模型,并采用游戏化的情境将其可视化为“入学准备能量瓶”轻载型应用专利。同步开发跨学段的“家园社分层分类指导策略”和“幼小衔接课程任务群”,形成家园校协同的教师支持和家长支持系统。还分享了以数字化赋能园内外实践体验活动,开发了“虹脚丫轻载型亲子互动手册”,该手册将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与园内外实践体验活动有机结合,帮助教师和家长提升师幼互动和亲子互动过程中的游戏力与胜任力。
虹口区教育局表示,本次PECERA 2025年国际研讨会虹口分会场的举办,是虹口区学前教育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区域实践融入全球教育对话的积极尝试。虹口教育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同行携手,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融互鉴中,持续深化区域改革,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童年提供最用心的呵护,为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虹口力量”。
记者:张燕丽
图片:虹口区教育局
编辑:张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