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家开工装修的第一天,很兴奋,还特地拍照记录下来。”7月9日一大早,彭一小区居民何阿姨就带着施工人员走进新家,开启“装修模式”。
同何阿姨一样“踩着点”,
在彭一小区居民回搬工作
全部完成后第一天
就开始装修的居民不在少数。
面对从眼下开始的集中装修高峰和装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和谐“声音”,彭浦新村街道早就做足准备,以事前“约法三章”为经、事中严格监管为纬,编织起一张房屋装修“安全网”,护航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安全、舒心地走好“回家”路。
“我们预计彭一小区回搬后,将有超过1000户居民集中开始装修,这对我们的监管工作是一个严峻挑战。为了让居民清楚地了解装修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我们量身定制了《彭一小区装饰装修管理规定》。”彭浦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张丽珍表示,彭三小区四期、五期居民回搬后的集中装修过程中多次出现居民任意在外墙打洞、破坏保温墙、产生大量施工噪音、不及时清理建筑垃圾等问题,给房屋安全、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居民邻里矛盾也大量增加。
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居民对规则缺乏了解,更不用说达成遵守规则不越线的共识。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引导”,在司法所、房管局等部门指导把关下,彭浦新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物业、业委会凝聚力量,共同制定了这份《规定》。
《规定》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内容却很厚重,系统覆盖了装修全流程各环节,同时还明确界定了业主、施工方、物业,以及城管执法部门等各方责任,可以说是居民们专属的“装修指南+管理公约”。
《规定》的内容不仅充分回应了居民普遍关心的装修施工许可、装修垃圾规范化清运、施工时间严控、公共设施维护等装修问题,还明确指出“禁止在建筑物外墙上开凿孔、洞”“禁止擅自改变入户门的开启方向”等十一条明令禁止的装修行为以及禁止的原因,让居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规定》核心要点、禁止行为的严重后果及正确操作流程为内容的指引视频也将在小区电子屏、电梯轿厢广告屏、物业服务中心等公共区域高频次滚动播放,持续营造遵规守纪的安全氛围。
提前介入,
监管端口前移,
不止于一份《规定》。
彭浦新村街道一方面在彭一小区建成交付前进行的装修管理培训会上,面向居民代表、小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平安志愿者详细解读《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等法规内容,让大家都做到心中有谱。另一方面,在每户入户门的背后都统一张贴告示,内容包括“居民装修六严禁”条款以及明确标示出承重结构墙、非承重砖墙、分户墙以及保温外墙的户型结构图等。
高效、有序应对居民集中装修高峰,营造和谐安宁的社区秩序,是焕新归来的彭一小区必须回答好的第一道社区治理“问答题”。为此,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物业、居委会、居民有志一同地用心守护家园,亮出各自的精彩“答卷”。
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度融入“多格合一”基层治理体系,以“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为关键抓手,抽调6名群众基础扎实、善于沟通协调的执法骨干,由副队长带队进驻彭一小区,与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合办公,把执法与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社区治理的最前沿,为居民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服务,引导他们依法依规开展装修。一旦接到违规装修举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小区装修秩序。
最为重要的是,每位回搬居民前往居委会进行信息登记时,城管执法人员都会进行装修规则告知和培训,同时指引居民现场签署《彭一小区文明装饰装修承诺书》,以书面形式承诺严格遵守装修管理规定,自觉当好维护社区环境秩序的责任人。待装修许可办理好后,正式领取新房钥匙。
物业服务企业一方面做好业主装修方案备案管理,重点审核墙体拆改、外立面变更等违规事项;另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小区装修巡查工作,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规拆改、破坏房屋结构、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等行为,以及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制止,并要求整改。
小区平安志愿者队伍每天开展2次巡查,重点关注装修房屋的施工时间和噪音情况,发现违规行为或异常情况后及时向物业服务企业或城管执法中队反馈。遇到邻里之间因装修问题产生矛盾纠纷时,积极当好双方“老娘舅”,促进问题妥善解决。
“最美的社区风景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携手同行,大家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决策参与者、过程监督者和家园共建者,希望彭一小区能够成为静安区乃至上海市治理的样板小区。”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表示,用“政府监管+居民自治”的手势做好居民集中装修监管工作,已经成为彭浦新村街道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阶段的重要延续和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落点”。
从彭浦新村最差的小区一跃成为辖区环境品质最高、服务配套最好的小区,彭一小区的“蝶变”之路正在继续。
记者:邢蓓琳
图片:彭浦新村街道提供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