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锃亮的剪刀在指间灵活翻飞,不一会儿就为老人剪出清爽利落的发型;一双巧手轻柔拂过脚背,带走积攒多日的疲惫;一件件略显陈旧的衣物经过专业护理,重新焕发出整洁如新的模样……
近日,江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楼暖意融融,一场“匠心服务・乐享生活”社区便民服务商户技能展示活动在此热闹上演,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感受到了专业服务带来的舒心与便捷。
便民小店融入社区肌理
多年来,江宁路街道始终致力于织密便民服务网络。从穿街走巷的维修师傅、手艺精湛的理发匠人,到体贴入微的扦脚技师……早已成为社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服务“小店”,如同毛细血管般融入社区肌理,默默守护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了让这些日常点滴的匠心被更多人看见、认可,进一步提升“家门口的优质服务”,街道聚焦与老年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理发”“扦脚”“洗衣”三类服务,首次邀请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备案的优质商户,共同参与此次技能展示活动。
“这次活动搭建了一个双向赋能、多方共赢的平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为长期耕耘在社区养老一线的便民服务商户提供了集中展示和技能切磋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筛选与反馈机制,能全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让居民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
小红花里的双向奔赴
活动现场,各位手艺人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将专业的服务流程变成了一场温情流动的展示。
理发师傅手腕翻飞,不一会儿就为老人理出精神抖擞的新发型;扦脚技师动作轻柔,耐心细致地为老人处理脚部问题;洗衣商家则细致讲解衣物护理知识,帮居民解决了不少衣物护理难题。
社区的长者们化身评审团,在热情体验服务后郑重打分,发表他们最真实的评价。不少老人还将代表满意的小红花贴在商家海报上,表达着对商家的信任与赞许。这朵小小的红花,不仅凝聚着对商家精进服务的期望,更是居民满意度的真实映射。
“以前在别处扦脚总不太放心,今天的师傅手法专业,消毒也到位,还跟我聊家常,老开心了。”一位老人由衷地称赞道。
“这次活动真是太好了!”文斌扦脚店的姜师傅高兴地说,“活动后,有好几位体验过的老人直接说以后就定点来找我,谢谢阿姨爷叔的认可,我以后要把手艺练得更精,服务做得更细,让社区的长辈们在家门口就真正放心、舒心!”
严选机制下的服务温度
小红花的背后,是社区严选保障的用心。为了让长辈们享受放心、安心的服务,工作人员早早便开始行动。
通过前期深入走访,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各类便民服务商户进行全面摸排,了解他们的服务质量、口碑等情况。然后,成立3人小组对商户资质逐一审查,营业执照、环境卫生、员工资质等核心项悉数核查,校准评分。只有通过严格审查的商户,才有机会参与此次活动。
现场,各商户也一丝不苟地执行服务标准化流程。这种严格,换来了老人们的踏实。张阿姨摸着刚理好的短发,笑得舒展:“以前总担心外面理发不够贴心,家门口这些店铺都是社区‘摸底’后才推荐,心里踏实多啦,服务好,还离得近!”
活动当天启动的“守护失能老人的尊严”项目,更显社区服务的深层关怀,20份护理用品(纸尿裤、拉拉裤、护理垫)被送到辖区困难老人手中。
江宁路街道的这场活动,更像一个切片,展现着城市便民服务的新可能。当理发椅搬到社区中心,当扦脚摊走进综合服务楼,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实则是对“养老”二字的重新诠释——它不该是遥远的机构里冰冷的流程,而应是家门口触手可及的温暖。
江宁路街道表示,后续还将持续围绕社区居家养老的核心需求,陆续拓展搭建更多元化的展示交流平台。重点关注如家政服务、适老化改造等与长者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领域,为商户赋能、为社区长者谋利。
记者:陈洁
编辑:史笑雨、任映蓉(实习)
资料:江宁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