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泾历史忆空间”的前身是“新泾镇发展史陈列馆”。自2003年建成至2024年,走过二十余载,该陈列馆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新泾镇的发展历史,但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展出的物品及呈现的历史内容相对单薄,其内容和形式已难以承载这片土地日益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情感诉求。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展现新泾镇的历史变迁,尤其是村宅的发展历程,2024年起,新泾镇政府特别召集了一批对新泾镇有着深厚情感的老新泾人,组建专业队伍,开启了长达两年的历史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在筹备过程中,新泾记忆群的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历史,深入社区、走访居民,前后采访咨询了近900位历史亲历者、老居民、相关知情人,广泛收集各类相关资料和问题。志愿者们以近乎“考古”的严谨态度,对海量关于村宅格局、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的点滴细节进行了地毯式收集、系统化梳理和精益求精的校对。这份对历史的敬畏与执着,确保了“忆空间”所呈现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与全景性,让消逝的村宅光影得以清晰重现。
全新打造的“新泾历史忆空间”,其展陈设计紧密围绕“村宅分布”和“时间脉络”两条主线展开。参观者在馆内,可以通过记录新泾不同时期面貌的历史图片与视频,展示老一辈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粮票等时代特征鲜明的实物展品,复原历史场景并解读村宅演变的手绘场景与文字说明,以及营造特定时代氛围的背景音乐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新泾地区过去的村宅历史。
值得期待的是,展馆还巧妙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对珍贵的历史场景进行创新性修复与再现。届时,参观者或许能“亲眼目睹”在消失的村田里,百姓们辛勤劳作的生产画面在眼前“活”起来,获得一种跨越时空的奇妙对话体验。更多精彩细节,有待观众亲临现场解锁。
正如展馆前言中所写:“村宅,是岁月沉淀的人文印记,更是新泾历史的鲜活载体。新泾的村宅变迁,串联着地域演进的历史脉络,在时光中诉说着人与土地的深情。”如今,新泾镇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前行,村宅的“过去”渐渐成为历史。而这个历史忆空间,正是为了留存这份乡愁,将那些“若隐若现”的村宅光影定格,让今天以及未来的新泾人都能了解这段珍贵的历史。
“新泾历史忆空间”开放后,欢迎各位市民朋友前来打卡参观,一同寻找属于新泾的独特记忆,在村宅的蜕变中重拾乡愁,讴歌时代,展望未来。
撰稿/摄影:季佳佳
编辑:史焕焕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