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女性 > 文章详情

嘀嗒,嘀嗒!跨越时空的光影对话

转自:上海女性 2025-07-09 21:59:00

领奖台上,她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脚尖旋转,二十余年练功房的镜子记得,那些汗水折射的晨光。

10个月前,朱洁静经历大病手术,如今她说“轻舟已过万重山”。从《朱鹮》中的“朱鹮仙子”到《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兰芬”,从舞蹈演员、舞剧演员到演员的蜕变,朱洁静用行动诠释:真正的艺术,始于热爱,成于坚守。这份“苦寒”后的绽放,是对所有人的鼓舞——心有热爱,何惧万重山?

当革命者的电波穿越时空,

当巾帼的芳华辉映信仰之光,

重温“永不消逝”的忠诚,

书写巾帼的“电波”传奇!

7月9日下午,“举思想之旗 绽巾帼芳华”2025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讲师团《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党课首讲,在李白烈士故居拉开了序幕,通过红色文化浸润+主创分享解读+沉浸观影体验,赓续红色血脉,激扬巾帼力量。

此次电影党课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党课内容,影片将电波故事的美学魅力融入光影艺术,通过舞者精湛的演绎,在银幕上绘制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视觉画卷,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观影前,特邀《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罗怀臻、全国三八红旗手及主演朱洁静,在新民晚报(文体新闻)主编朱光的主持下,为现场观众解密这部舞剧电影的信仰密码与艺术匠心,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悟那段峥嵘岁月里革命烈士们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和对理想信仰的执著追求。

在创作过程中,罗怀臻始终秉持一种敬畏之心,尊重历史的同时也追求艺术的真实感。他强调:“一切都是有备而来,一切也都是一不留神。”这句话道出了创作中的严谨与灵感的碰撞。正是这种对题材的深入理解和对人物的真诚塑造,使这部作品在众多红色题材中脱颖而出。

“有时候难点就是亮点。”罗怀臻认为,创作中最难的部分往往蕴藏着最动人的力量。当创作者敢于面对挑战,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时,便能实现真正的艺术突破。《永不消逝的电波》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探索,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朱洁静在分享拍摄舞剧电影的感受时,深情地谈到了演员信念感的重要性。她表示,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在时间的沉淀中与角色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我觉得兰芬住在了我的身体里。”她说,“我是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信仰的坚守,用我的方式把这个人物立在舞台上,让更多的女性看到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兰芬的故事。”

艺术不仅仅是表演,更是一种传承和激励。朱洁静用行动证明了文化作品可以成为时代的火把,点燃人心,传递精神。她希望未来能继续以舞者的身份,为更多人带来感动与启发,让信仰之美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分享结束后,现场观众一起观看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以李白烈士等地下工作者为原型,再现了用生命守护情报的壮烈史诗。影片中女主角兰芬——从革命伴侣到独立战士,她怀抱新生迎接黎明的身影,正是烽火年代女性力量的极致写照。这部舞剧电影开创了中国艺术电影的新范式肢体语言取代台词,以无声的震撼传递震耳欲聋的信仰力量

观影现场,中共四大纪念馆将李白烈士家书搬到电影院现场,就像“彩蛋”一样,让活动现场的优秀女性代表们“连连惊喜”,泛黄纸页上的字字叮咛,与电影中李侠的坚毅身影隔空相映,让这场电影党课氛围感拉满。

今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讲师团将继续深化创新“宣讲+”模式,以“举思想之旗,绽巾帼芳华”为主题,开展包含沪剧党课、相声党课、电影党课、行走党课等一系列更富吸引力、感染力的思政理论宣讲活动,并推出百人百讲三八红旗手讲师团宣讲菜单,讲好三八红旗手建功立业的鲜活故事,用身边榜样激励身边人,展现新时代上海女性的奋斗风采。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主办,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联谊会、虹口区妇女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中共四大纪念馆联合承办,全市各行各业三八红旗手代表、基层妇女干部、优秀女性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