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举行的WOD世界制造业数字化大会上,语核科技荣获WOD熵钥奖“数字化标杆奖”和“创新技术奖”。这家2023年成立的人工智能小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Agent(智能体)数字员工,已与上海仪电、中远海运重工、唯捷创芯等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用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改造企业的业务流程。
语核科技是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孵化的企业。作为首批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之一,这家“校友中心”聚焦大模型赛道。“我们是入驻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的第一家公司,也是奇绩创坛投资的一家非典型公司。”语核科技创始人翟星吉说,“我毕业于一所211大学,我的00后搭档读本科时,为创业选择了休学。”就是这样一个缺少光环的团队,被奇绩创坛看中,抓住了“大模型变革生产力”的创业机遇。
目前,上海聚焦大模型、光电量子、智能传感、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新兴产业和前沿赛道,启动建设了12家高质量孵化器,已孵化出36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36家估值超亿元的企业,推动上海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对基础研究项目超前孵化
《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指出,高质量孵化器是以全球一流孵化人才为核心牵引,具备硬科技创新策源、颠覆性科技成果转化、高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和全要素资源整合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机构。2023年以来,市科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区持续布局、遴选和培育高质量孵化器,引领全市各类科创载体转型升级。
截至今年5月底,12家高质量孵化器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0多家,另有储备创业项目330余个,其中超前孵化项目40多个。今年1—5月,上海高质量孵化器的营收达65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5%,其中专业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1%,是全市科创载体平均水平的2倍;在孵企业总营收超6亿元,研发经费投入超5亿元。
科技创业者在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交流
“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主体的民营(含混合)占比很高,达到75%。运营团队市场化程度较高,偏重新技术和新模式孵化,甚至是超前孵化。”市科委成果转化处处长张励说。所谓“超前孵化”,是指孵化器关注细分赛道发展的新趋势,跟踪基础研究项目,从论文和知识产权入手,实现超前发现和超前布局。这种孵化模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科研团队创立企业前,进行概念验证,验证科研成果的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从储备项目中挑选所看好的项目,支持团队创办企业。
入选首批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的中科创星(上海)就擅长超前孵化。中科创星是国内最早开展硬科技投资和孵化的专业平台之一。近日,这家投孵联动平台完成了对原集微的两轮早期投资。原集微由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研究员包文中创立,研发制造原子级芯片和异质集成技术。今年4月,复旦大学周鹏和包文中联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他们制备出世界上集成度最高的二维半导体处理器“无极”,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硅基芯片。早在这篇论文发表前一年,中科创星投资人就在跟踪复旦团队,与科学家探讨二维半导体处理器的商业化可能性,同时跟进实验进展,评估这项基础研究的转化前景。
完成概念验证后,中科创星决定投资这个项目,并协助包文中组建了创业团队。6月13日,原集微二维半导体工程化验证示范工艺线在浦东启动,有望在全球率先实现二维半导体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复旦科研人员展示“无极”二维半导体处理器
浦东和徐汇形成集聚效应
从高质量孵化器的整体布局看,上海强调生态集聚效应,将它们建在所属产业的头部区域。如生物医药产业的3家高质量孵化器——飞镖创新研发中心、莘泽“智星港”、复星新禾都建在浦东,人工智能产业的3家高质量孵化器——“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都建在徐汇。这种布局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浓度和产业要素密度,打造上海先导产业创新“核爆点”。
在浦东,以3家高质量孵化器为重点,30家科创载体已形成“创新药械孵化集群”。它们与张江大科学设施、20多家专业技术平台、8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联动,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使浦东近年来年均新增生物医药初创企业100余家。
6月26日,莘泽“智星港”与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生命健康科技概念验证大赛在浦东启动。这是国内首个以“行业科技概念验证”为切入点的大赛,以辅导创业团队制定“概念验证实施计划”为主要任务,以资助科学家购买技术验证服务为奖励方式,为全国各地建设概念验证平台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去年举行的首届生命健康科技概念验证大赛上,29位科学家参加了莘泽“智星港”训练营,决出“瑞金医院AI电子鼻咽喉镜”“复旦大学癫痫药物开发”等一批金概念奖、银概念奖项目。今年大赛启动后,这家孵化器有望遴选出更多优质的生物医药创业项目,让它们落户浦东、快速成长。
登录http://starhub.net.cn/可报名参加2025生命健康科技概念验证大赛
在徐汇,3家高质量孵化器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阿里、腾讯等诸多科研机构和大企业,为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提供算力、语料、应用场景等全方位支持,打造以西岸滨江、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双核心的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让翟星吉感慨的是,入驻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后,语核科技除研发外的其他工作——法务、财务、人力资源等几乎都由孵化器“代劳”,使创业团队能集中精力研发产品。算力方面,这家孵化器通过专业技术平台接入算力资源,入孵企业可随时申请使用。客户拓展方面,孵化器运营团队也竭力帮忙。“我们的第二个客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就是孵化器帮我们谈下来的。”翟星吉告诉记者,“这家研究院对我们开发的Agent数字员工感兴趣,但他们是住建部直属科研机构,很难与初创企业签约合作。就在我们觉得要谈崩的时候,漕河泾出面担保:语核科技是一家优秀企业,终于让我们获得了中字头客户。”
未来,高质量孵化器的生态集聚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在闵行,以“大零号湾”高校院所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基础,政府部门将在高端装备等领域布局建设若干高质量孵化器,联动大学科技园,推动前沿颠覆性技术和成果加速产业化,打造创新转化孵化“核爆点”。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俞陶然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