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市2023-2025年民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有关工作部署,2023-2025年,全市支持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社区中医全专结合服务能力,提升社区中医药诊疗水平,满足本市居民优质中医药服务需求。
我们将每周一、周二为大家陆续推出社区里的中医特色专病专科介绍,让越来越多市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便捷、舒心的诊疗服务。
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嘉定西南部,毗邻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辖区服务面积29.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1万。中心建筑面积9560平方米,下属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中心、八个站点”的成熟服务模式构建完善的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先后荣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敬老文明号、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中医类别全科医师社区实践基地等称号。
近年来,中心中医科以“朱氏一指禅”“陆氏针灸”“海派妇科”等名家师承带教为依托,成立了“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站、嘉定区名老中医(流派)工作室、中医妇科、中医脾胃病、腰痛病专科及胸痹专病门诊等,推进中医特色专病专科建设;通过“太极健康实践基地”建设,组建中医养生功法队伍;参与龙华医院“中医盆底疾病康复专科联盟”和曙光医院“筋骨病损专科联盟”建设,双向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和康复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2024年10月,中心的胸痹(冠心病)专病门诊成功入选上海市中医药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
在中医理论中,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兼有心悸、眩晕、肢麻、疲乏等的一种病症。西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等属于中医“胸痹”范畴。
在中医临床上,胸痹病机以“本虚标实”为纲,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表现为胸痛隐隐、遇劳加重、气短乏力、舌淡紫或有瘀斑、脉细涩。针对此证,中心在总结和传承学术带头人李良主任的治疗经验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特色方案,以“通补兼施”为核心,强调“气为血帅,血为气母”,通过补气以助血行,活血以通心脉,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具体方法为:开具益气活血通痹汤药(经验方)为主,配合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埋籽、穴位贴敷、中药香囊、气功疗法等进行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预防再发,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胸痹专病门诊医师还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治疗方法如下:
1. 主要手段
中药内服:方选学术带头人、嘉定名中医李良主任经验方(益气活血通痹方),基础方用黄芪、太子参、生白术、白茯苓、丹参、红花、当归、赤芍、鸡血藤、红景天等。若伴阴血亏耗者,配伍麦冬、玉竹、五味子等养阴收敛之品;若伴心阳不振者,配伍桂枝、细辛、赤石脂等温通散寒之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脉痹阻,促进气血运行。
2. 辅助治疗
(1)耳穴埋籽:
选取心、交感、神门等耳部穴位进行埋籽(王不留行籽),以调节脏腑功能,缓解胸痹症状。每5-7天更换一次,双耳交替贴压,可每日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1分钟,急性期可连续贴压2周,稳定期可每月连续贴压3周,休息1周,持续3-6个月。
(2)穴位贴敷:
选取膻中、心俞、内关等穴进行贴敷(穴位治疗贴)以疏通经络、理气止痛等。急性期患者每日贴敷1次,每次4-6小时,连续贴敷7天;稳定期患者可隔日贴敷1次,持续3个月。
(3)中药香囊:
选取具有芳香开窍、行气活血等功效的中药(石菖蒲、川芎、檀香、降香、丹参、红花等)制成香囊,佩戴胸前或放置枕边,以改善胸痹症状。
(4)八段锦:
源于中医气功疗法,可疏通经络、调理三焦、健脾和胃、行气活血,能改善胸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适宜胸痹(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每日一次,以“微出汗、气息匀、无胸闷”为度。
病史:
患者,女性,75岁,2024年10月14日,初诊,因“反复发作胸痛、胸闷1年余”就诊。患者诉1年前劳累后首次出现胸部闷痛,呈压迫感,无放射痛,持续约3-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此后,胸闷胸痛反复发作,偶自服“麝香保心丸”治疗,半年多前发作频繁,于医院就诊,行冠脉造影检查:左前降支(LAD)狭窄约50%,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给予西药抗血小板、调脂、扩冠等治疗,胸痛胸闷发作频率减少但仍有偶发,且平时常感头晕、气短乏力、睡眠差,遂来就诊。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纳一般,二便正常。舌紫暗,苔薄腻,脉细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控制尚可,否认其他病史。
诊断:胸痹(气虚血瘀证)
证候分析:患者年老体弱,气短、乏力、头晕均为气虚表现,气虚则血运无力,血行不畅则血瘀,痹阻心脉,故见胸闷、胸痛;气虚则劳累后症状加重,舌紫暗,脉细涩均为气虚血瘀之象。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首诊方药:黄芪、太子参、生白术、白茯苓、刺五加、红景天、黄精、地黄、玉竹、麦冬、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丹参、鸡血藤、赤石脂、炒麦芽。7剂。
外治:耳穴埋籽(选取心、交感、神门耳穴)每日按压3-5次;穴位贴敷(选取内关、膻中、心俞穴)隔日一次;八段锦功法锻炼每日一次。
2024年10月21日,二诊:
患者诉胸闷胸痛头晕症减,乏力气短显减,仍睡眠不佳。治疗上继前方加减。
2024年10月28日,三诊:
患者诉胸闷胸痛、头晕显减,无明显乏力气短,睡眠改善。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表示将继续坚持中医药治疗,保护心脏健康。
按语:
胸痹患者临床以胸闷、胸痛、气短为其特征,兼有乏力、眩晕等症,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其瘀血形成多由正气亏虚或气阴两虚或气虚阳虚等导致,故治疗原则为通补结合,基础方上多选用黄芪、太子参、生白术、白茯苓、黄精、地黄、丹参、鸡血藤、当归、赤芍、红景天、刺五加等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之效。
学术带头人:
李良,主任医师,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嘉定区名中医,198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擅长运用中药治疗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专治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脑梗塞、脑缺血,以及失眠、糖尿病、高血脂等,对各种疑难病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专病负责人:
王双月,副主任医师,2008年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擅长运用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社区常见病及多发病,尤擅于胸痹、眩晕、胃脘痛、泄泻、汗证以及女性月经失调、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症等的中医调治。
目前,胸痹(冠心病)专病门诊团队共计6人,人才梯队稳定,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均为中医类别医师。团队成员每周积极参与师承学习,均熟练掌握胸痹专病的诊疗。
专病门诊时间:
每周一、三、五,上午8:00-11:00
专病门诊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新黄路10号1号楼二楼中医科
联系电话:
021-60554725
远离耳鸣烦恼,聆听美好世界——静安区北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耳鸣专病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海派陈氏薪火传,守护妇女保安康——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年期综合征专病门诊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腰”你健康,“椎”求幸福——浦东新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特色专病门诊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