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苗族银饰的錾刻纹路
变成代码里的坐标点
当昆曲的水袖动作
转化为3D 模型的骨骼动画
古老非遗便有了
数字时代的 “心跳频率”
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指南针基地暑期推出“AIGC实践营”,以“传统文化 + 数字创新”为理念,打造“非遗 + AI”特色课程。通过人工智能解码非遗文化,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数字素养与文化自信,助力非遗传承。课程以沉浸式项目实践,激发青少年情感共鸣与使命感,在AI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中感知中华文脉之美。
本期课程免费招募20名学生
具体信息如下
↓↓↓
本课程依托 “AI HUB” 平台,以 AI科普、AI绘画、AI绘本制作、AI视频创作四大模块构建教学体系。课程将系统化解析 “非遗 + AI” 的创作路径:从AI 科普模块揭开智能技术的底层逻辑,到AI 绘画模块通过文字指令生成非遗主题的视觉作品;从亲手制作融入语音交互的AI 动态绘本,到创作融合非遗元素的沉浸式AI 视频。学员将在实践过程中,完成AI 技术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意成果。
本课程将文化传承与AI 探索深度耦合,以非遗文化为根基,以AI 技术为引擎,助力青少年借助AIGC 释放创意潜能,达成艺术表达与数字技术的跨界共生。
1.培训信息:
(1)时间:7月12日(周六)下午13:00-14:30
(2)地点:运光路40号(国家“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
(3)培训对象:虹口区在读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20名,额满为止。
2.培训要求:
(1)为确保学习成果的延续性,便于大家将课堂实践内容延伸至课后,建议参加培训的同学自带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2)因活动场地不便停车,请绿色出行。
(3)如有报名未参加培训的情况,将联系学生所在学校。
3.报名方式:
扫码报名
填写相关信息
↓↓↓
报名成功后会收到官方短信通知,请凭短信通知参与本次课程,牢记上课时间。
注:本培训为全公益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这个周末
不妨打开编程软件
让千年技艺跳动出
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韵律~
记者:王杰
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