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大学 > 文章详情

青春风华!他们是上海大学本科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转自:上海大学 2025-07-05 19:31:22

上海大学校长奖学金自2005年设立以来,二十载薪火相传,激荡无数青年学子以才智为楫,搏击学海千重浪;以担当为旗,勇立时代万仞峰!

近日,上海大学2025年度本科生校长奖学金终评答辩圆满落幕,共25名候选学生同台角逐,尽展胸中经纬!最终,15名同学获奖,其中2名同学获得特等奖,13名同学获得优秀奖。此刻,让我们共同走进他们的奋斗故事,触摸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时代强音!


校长奖学金特等奖



张岩 


张岩,男,中共党员,微电子学院2021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他综合排名专业第一,荣获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上海大学小米特等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年荣获上海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他负责多项国家级、校级科研训练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和第七届集创赛全国二等奖。四年来,他积极参与第七届进博会等志愿活动;历任校、院学生会干事、骨干和主席团成员;作为党员,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荣获上海大学共产党员先锋、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当前,他已推免至浙江大学继续深造,为我国芯片领域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隽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百年前,上海大学流淌红色血脉,百年后,上大学子赓续红色基因,继续为国家、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左维


左维,男,中共党员,悉尼工商学院20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他曾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个人及团队荣获“上海市高校活力团支部”等12项学生工作荣誉,所负责团队连续两年入选团中央组织评选的“千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他曾赴联合国驻华机构等国际组织实地交流,荣获“互联网+”国赛银奖及其他3项国家级奖项。他负责一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并担任中科院TOP期刊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的独立审稿人;以第一作者发表ESCI论文1篇。目前,他推免至本校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以青春智慧和跨界思维为人工智能事业贡献力量。







青春隽言


感谢母校和母院提供的沃土与舞台。愿我们都能勇敢跨越学科的边界,迈出走向世界的坚定步伐,以青春智慧回应时代命题,在新征程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校长奖学金优秀奖


白洁松


白洁松,男,共青团员,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他品学兼优,全面发展,大学四年综合成绩优异,GPA排名稳步提升。他专注科研,聚焦计算机视觉,已发表6篇学术论文,其中4篇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国际会议录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CF-A类顶会IJCAI、CCF-C类会议ICONIP等发表论文,论文被引总计超60次,开源代码库在GitHub广受关注,受邀担任IEEE TMM、TAI审稿人。他知行合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营造班级积极学习氛围,作为院篮球队成员展现多面风采。他凭借卓越表现,推免至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未来将聚焦大模型分布式训练的通信计算加速研究,为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







青春隽言


感恩母校的栽培,愿上大学子们都能追随钱伟长老校长的脚步,不负韶华,勇于探索,在最好的时代里,成为奔涌的后浪,为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蔡立扬


蔡立扬,女,共青团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冶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位本科生。她在工与管的结合中探索求知,专业排名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大学学业优秀特等奖学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她踊跃投身科研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三项、省市级奖项四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她热情投入社会实践,作为运动员代表上海大学参加体育赛事获省、市级奖项三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00余小时,担任学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组织开展多场学习经验分享会、科创营等深受同学欢迎的活动。目前她已推免至复旦大学继续深造。







青春隽言


愿所求皆如愿,所愿皆所得,所得皆所爱,所行皆坦途。纵使经历万般,依旧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冀昱昊


冀昱昊,男,中共党员,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2022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等十余项荣誉奖项。他从小学初识编程、高中时斩获NOI国家银牌,已在计算机领域探索十三载。进入大学后,在ICPC等核心算法赛事中代表上大参赛,斩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在腾讯优图实验室实习期间,他聚焦手语翻译方向,致力于无障碍沟通的实现。成果已投稿人工智能领域顶会,并申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努力让科技“听见世界”,为听障弱势群体赋能。他长期担任校内外算法竞赛活动的讲师,受邀参与上海、合肥等地相关竞赛命题,推动信息学教育普及,努力把个人的热爱转化为集体的成长力量。未来他将继续在AI领域深耕,做科技向善的践行者。







青春隽言


愿上大学子以赤诚之心迎万象,以笃行之志攀高峰,在时代洪流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注脚。



解雯惠


解雯惠,女,中共党员,上海美术学院2021级绘画(版画)专业本科生。她曾获国家奖学金、小米特等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上海大学学业优秀特等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获上海市级优秀志愿者。她逐梦前行,曾获CADA铜奖等多项国际奖项,现已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件作品入选第十二届上海美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展出,3件作品被上海图书馆收藏,1件作品被上海虹桥当代美术馆收藏,8件作品入编了国家级、省级的出版刊物。此外,她是上美观展“艺展+”团队成员,曾荣获“天开杯”全国科创赛三等奖和最佳创意奖。当前,她已推免至南京大学,为推动中国艺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青春隽言


生命是一次次的山重水复,一次次的柳暗花明。昨日的世界在回忆里,明日的世界有我们期待的风景,今日的世界在我们的手里。愿上海大学和上海大学的老师同学们都将踏入我们所期待的那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金子微


金子微,女,中共预备党员,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2021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她连续四年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等20余项荣誉。从主席团成员到团总支书记,她牵头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带领集体获得上海高校活力团总支等荣誉。她秉持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理念,参与比利时一战华工营等11处遗址的田野考古与科技研究工作,积极探索“考古+”研究的创新之路。她深耕“中华文物保护传承”、博物馆公众服务等项目,所在团队入选中宣部志愿服务十大团队,事迹获多家媒体报道。作品两次入选上海市级展览,多次参与大型展览策划,个人获先锋策展人荣誉。目前她已推免至山东大学,致力于科技考古方向,在中华文明传承中贡献考古青年的担当。







青春隽言


不必害怕未知的变化,不论它将你带向何处,愿你始终选择前行。那些看似迷茫的岔路,终会在步履间生长出属于自己的方向。



李嘉骥


李嘉骥,男,共青团员,中欧工程技术学院202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作为年级总联络人、班长,他以身作则,曾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十余项荣誉;参与医疗救助、敬老陪护等志愿服务,累计时长200余小时。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参与跨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各1项、校级奖项3项,获第十七届闪亮中欧“科创之星”称号。此外,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的图像绘制工作。目前推免至上海交通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他将继续为能源领域发展添砖加瓦。







青春隽言


愿母校弦歌不辍、桃李满园,在立德树人中育英才、在强国征程上展风采;愿同学们心怀家国、奋发有为,在追梦路上不言放弃、不惧风雨。



尼苦伍哈


尼苦伍哈,男,彝族,中共党员,管理学院2021级工商管理本科生。他学业成绩位于学院第一,获得上海市奖学金等23项荣誉。作为负责人两次带领团队前往家乡大凉山调研,获得上海市级大创结项和 “互联网+”校赛金奖;成立文创团队设计彝族文创产品在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展示,获得上观新闻报道。他担任气动云计算平台产品部经理,项目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曾任英语社社长,在任期间将社团升为三星级社团;前往剑桥大学暑期夏令营交换。他曾在汇丰银行、波士顿咨询、安联基金、Ventech China和国信证券实习,塑造就业竞争力。目前,他已推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攻读金融科技硕士,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青春隽言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愿你们在校园时光里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并不遗余力地努力,敢于突破自我,在努力中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任梦远


任梦远,女,中共党员,法学院2021级法学专业本科生。她的成绩连续四年在学院名列前茅,曾获本科生学术论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三等奖、“法援杯”案例分析大赛优胜奖等奖项。双创项目曾获省级奖项,市级大创项目结项。作为第二译者翻译英文专著《是私事,也是政治》并出版;在本科生导师指导下,以科研助理身份参与多项课题。曾任校学生会权益部骨干、律舟法律援助社部长等八项学生工作骨干,是上海大学第十八期人才学院学员。连续三年参加“我为上大代言”回高中母校宣讲实践活动,曾任江苏招宣组大队长。总志愿时长246小时,曾获“智力助残”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未来,她将在同济大学攻读知识产权学硕士,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青春隽言


在内卷与躺平的十字路口,我们常常因过高的自我期望与不足的行动力而焦虑,但我坚信“越努力、越幸运”,因挫折而积累的经验终会成为未来收获的种子。



孙新皓


孙新皓,男,中共党员,钱伟长学院20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他担任钱伟长教育理念学生宣讲团副团长,宣讲钱老事迹与科学报国精神,辐射2000余人次;牵头“高校国旗仪仗队工作模式研究”获校级社会实践示范项目和先进个人。他连续三年均绩排名学院第一,构建金融统计模型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参与了疫情相关科研课题项目,推动数学赋能公卫决策;合作研发工业应用软件著作权。他赴剑桥大学暑校研究量化金融课题,赴多伦多大学交换获满绩;线下分享国际化学习经验10余场,以朋辈力量助力“国际化的上海大学”建设。未来,他将赴耶鲁大学攻读公卫理学硕士,致力将数学应用于定量流行病学研究,为解决全球健康治理难题贡献上大力量。







青春隽言


感恩钱院铸就根基,上大沃土育我远航。愿吾辈承钱老星火:以全球视野探索科学前沿,用家国情怀书写中国答案!期待与更多上大学子共塑伟长梦!



王培知


王培知,女,中共预备党员,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1级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她在学业方面始终名列前茅,获国家奖学金等20余项荣誉。加入学院“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团队,分别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第三作者身份发表三篇SCI论文,授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作为负责人和核心成员,她成功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实践项目,获评校社会实践 “先进个人”。她投身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时长429小时。曾任上海大学主持人社社长、班级团支书等职务,作为负责人策划筹办30余项校院级活动。目前,她已推免至武汉大学,未来也会秉承着“自强不息,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继续前行!







青春隽言


祝愿母校薪火相传,桃李成蹊!祝愿老师们康宁顺遂,春晖四方!祝愿同学们“轻装策马青云路,人生从此叹长风”!



韦芷茜


韦芷茜,女,中共党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她成绩位列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小米特等奖学金等14项奖学金。先后多次参与竞赛,获国际级奖项1项、国家级奖项2项。她积极投身科研,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发表EI会议论文1篇。她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获“优秀班委”“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关注社会福祉,累计志愿时长170余小时,用热忱奉献诠释青年担当。毕业后选择赴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继续深造,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需求,致力于极端环境下电网运行的研究。







青春隽言


母校情深,师恩如山,愿上海大学桃李满园,硕果累累。世界很大,旅程才刚刚开始,也祝愿各位同学人生海海,尽兴开怀。



张昕瑜


张昕瑜,女,中共党员,文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各类奖学金;曾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项目,负责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1项,获国家级“三下乡”、上海市互联网+、知行杯等奖项,与导师共同撰写论文并发表;曾任社区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文学院2021级团总支书记与汉语言文学1班团支书。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上海大学CODA助聋项目;参与市级理论宣讲比赛,加入本科生理论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等组织;获共产党员先锋、百优团员、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目前已推免至华东师范大学,继续书写属于上大学子的青春答卷。







青春隽言


上大的校园承载了我太多的美好回忆与殷切期盼。感谢上海大学!感谢我在上大遇到的每一位老师给予我的指导、鼓励与帮助。愿母校繁荣昌盛,再谱华章!



周之叶


周之叶,女,中共党员,社会学院2021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她连续三年获上海大学学业特等奖学金,累计荣获国家奖学金等22项奖项。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年级团总支书记期间,策划本科生田野工作坊等大型活动,高效推进团学工作。她在实践中贴近社会“脉搏”,开展为老服务入户调查,为上海养老政策提供数据;作为负责人统筹“艺术社区”项目,获“挑战杯”国赛特等奖;参与全国性学术论坛,其调研工作入选费孝通田野调查项目资助计划。身为中共党员,她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参与回高中母校宣讲、帮困资助等志愿活动。未来,她将赴中国人民大学深造,立志用社会学知识助力社会发展。







青春隽言


愿大家于平凡日子里发现诗意,在岁月变迁中坚守本心,践行“自强不息,道济天下”的校训,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上大学子的青春答卷。


这些获奖学子的故事

是上海大学

“自强不息,道济天下”校训精神的鲜活注脚

更是新时代青年矢志报国的铿锵回响!

愿上大学子们

继续在知识的田野里勤耕不辍

在创新的浪潮中勇毅前行。

青年当有为,奋斗正当时!

让我们怀抱家国情怀,

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

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学生工作办公室

编辑:宋禹瑶

责编:魏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