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生命重塑之旅
在冰冷的铁窗背后,藏着许多亟待救赎的灵魂。罪犯王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入监前,患有抑郁症,曾多次实施自伤自残行为。入监后,悲观厌世、自伤自残的阴影持续困扰着他。然而,在监狱民警的不懈努力下,一场以“破除极端心理,重建新生意志”为核心的专项矫治计划全面展开。
专业护航,驱散心理阴霾
民警针对王某的心理状况,实施专业的心理评估、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系统性心理干预,帮助王某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认识到消极思维模式的危害,不断提升其心理调适能力。在专业力量的引领下,王某的抑郁症状明显缓解,逐步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改造生活。
亲情助力,唤醒改造动力
亲情是最温暖、最强大的力量。民警深知亲情对王某改造的重要性,积极为其搭建亲情沟通桥梁,鼓励王某定期给家人写信,分享自己在狱中的生活和改变;同时,安排亲属会见,让王某与亲人面对面交流,感受家人的关爱和支持。在信件和会见中,家人的包容与鼓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王某的心田,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家人带来的伤害,也激发了他努力改造、早日回归家庭的强烈愿望。在亲情的感召下,王某渐渐地放下思想包袱,向着新生奋力前行。
温情联结,搭建心灵桥梁
1
2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民警鼓励王某参加人际关系训练矫正项目,注重培养他的社交技巧,引导他以积极、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增强其在群体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积极为王某创造与其他罪犯交流互动的机会,鼓励他参与集体活动,并安排性格开朗、表现良好的罪犯与王某结成互助小组,通过日常的互帮互助、谈心聊天,王某逐渐打开心扉,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特长挖掘,点亮自信之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和挖掘。民警在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时,敏锐地发现王某在绘画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并有一定的天赋。于是,民警积极为他创造机会,鼓励他参加监狱组织的绘画习艺班。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王某找到了情感宣泄的出口,不仅缓解了心理压力,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新的期待。绘画成为了照亮他内心黑暗的一束光,让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激发了改造动力。
从深陷绝望到重燃希望,王某的转变是监狱教育矫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这场跨越高墙的生命重塑之旅中,专业的引导、温暖的人际关系、自身潜能的激发以及亲情的力量,共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帮助王某冲破心理的枷锁,迈向新生。
这也充分彰显了监狱在工作中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方针的实践成果,在教育改造罪犯过程中以人为本、不抛弃不放弃的责任与担当。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罪犯亲属、监护人:上海监狱2025年7月会见日安排,请查收!
2、那束光,穿过高墙,照进了我的心底
3、【实战大练兵】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上海监狱聚焦实战开展比武竞赛
编辑:许立春
供稿:新收犯监狱 董本东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