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面对自认为“刑期比命长”的艾滋病犯,民警的改造“金句”能打动他们吗?

转自:上海监狱 2025-06-30 17:04:16

13

时隔几天,改造工作“金句大放送”又来到新收犯监狱。上期,我们收集新收环节不同岗位民警的“金句”和感悟,“探营”了这家监狱的“门诊”功能。这期,带大家以另一视角走进这里:新收监民警还承担着一项重要的特殊职能——收押改造艾滋病男犯,同时他们还创新文化改造和艺术矫治项目,助力罪犯深刻认罪悔罪、踏实服刑改造。在监管改造的“三大现场”,新收监民警寥寥数语的“金句”,寄托了对迷途灵魂改造改变、向上向好的期望,也蕴藏着民警的职业智慧。

-第期-

本期收集的5组“金句”,吸收了不同岗位民警对罪犯的叮咛语录,反映了各种场景切换下的执法理念,彰显了上海监狱躬耕不缀践行“改造人”宗旨的始终如一。

始终坚守在艾滋病罪犯监管改造第一线的专管监区民警

“江南丝竹”音乐班里传统乐器齐鸣

罪犯正在研习“上海面人赵”制作技艺

张贴于监狱医务所的醒目标识

金句1

“社会和监狱没有放弃你们,你们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一起努力,延长生命长度,拓宽生命宽度,让爱的红丝带在大墙里飘扬。”

——艾滋病罪犯专管监区民警  叶长久

【注释:从2005年开始收押改造艾滋病罪犯,到2012年挂牌“胡水清工作室”,再到2016年成立专管监区……新收犯监狱的民警们始终秉持“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给出路、给信心、给希望”,用担当和大爱做好艾滋病罪犯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托起象征关怀与希望的红丝带。每一次教育启迪、每一天康复训练......都让绝望的心灵重新触摸到希望和温度,重燃对生命的渴望和憧憬】

金句2

“医者仁心,引航归途;身心兼治,重塑新人。”

—— 张贴于监狱医务所的醒目标识

【注释:监狱里的医务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的工作人员兼具医者仁心和警者恒心。作为医生他们用专业缓解罪犯病痛,作为警察他们用情理法校正罪犯思想和心灵,在诊疗中搭建沟通桥梁、传递正向价值,教育引导罪犯直面过往、重归正途,实现“身心兼治”】

金句3

“江南丝竹的清音,不仅是艺术的滋养,对你们更是灵魂救赎的契机。在多彩旋律中希望你们不再迷茫,跨越过往,重拾热爱,照亮前路。”

——“江南丝竹”音乐班管理民警 颜文凯

【注释:江南丝竹是源自江南水乡的传统民间器乐合奏艺术,兼具艺术美感与文化底蕴。在不同类型罪犯的改造中,江南丝竹成为滋养心灵的特殊“良药”。舒缓柔和的旋律,帮助罪犯抚平内心,摒弃戾气,不少涉及暴力犯罪的罪犯接触并不断融入江南丝竹,容易失控的情绪渐渐平和理性,为监狱重塑罪犯健康人格、引导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金句4

“字无百日功,人需一世正。在笔砚纸墨的世界里,你们须把握住人生的第二种可能。”

——“书法”培训班管理民警 徐旭

【注释:一横一竖立规矩,一笔一划塑新生。大墙里的书法课,不仅向罪犯传授横平竖直之功,更引导他们在书写中感悟人生,在墨香中洗涤心灵】

金句5

“揉去浮躁、捏出专注、塑就耐心、雕刻沉静,在方寸间以技艺之功达心灵重塑之效

——“上海面人赵”习艺班管理民警 王佳超

【注释:面对形形色色罪犯和他们的改造需求,新收犯监狱引入“上海面人赵”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参与的罪犯一开始总认为自己没有基础也没有天赋,捏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在非遗老师的指导和民警的鼓励下,许多罪犯从一揉一捏、一塑一雕间找到了乐趣,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过去浮躁的情绪沉淀了下来,变成了专注力,升起憧憬未来人生的信心】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上海监狱有个“门诊”,感受这里“医嘱处方”的“含金量”……

2、太难了!听说现在民警既要懂艺术矫治,还要会改造“金句”?

3、濯心、登峰、巽风、禾锋、法润……他们的“金句”都来了!

编辑:汤颖杰

供稿:新收犯监狱 左海龙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