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嘉定工业区消息,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与嘉定工业区携手打造的政校合作基地——上海天华人工智能科创园预计于今年10月开园,双方将探索以平台共建为载体的协同育人发展模式。
创新培养模式:
从“学在课堂”到“学在企业”
来到位于城北路上的上海天华人工智能科创园,这里的硬件设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据了解,天华学院东校区土地一期占地面积28662平方米,包含5幢建筑;二期占地面积56793平方米,包含28栋建筑。
“理论知识学习得再好,都需要实践才能更上一层楼,特别是人工智能的相关专业。我们要把学校建在产业园、专业建在产业、课堂建在研发生产车间。”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常务副校长龚春蕾说,“目前,园区内消防设施建设、内部道路平整、环境绿化等基础配套建设都已经完工,其他的软件设施包括办公设备等都在同步置办,争取今年10月开园。”
效果图
为更好运营管理科创园,学校发挥主导作用构建专业化的管理架构,同时与嘉定工业区形成常态化对接机制,由嘉定工业区所属嘉定高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入驻科创园,共同推动园区后续发展。
“目前,由高科成立的招商小组已经在园区设置常驻办公点,开启日常运营。未来,入驻科创园的企业主要以人工智能、智能智造、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嘉定高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新说,“我们对于这类企业的政策引领、项目支持等比较熟悉,有利于后期做好招商引资和服务工作。”
提升育人成效:
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
老师参与到企业研发生产的过程中去,将实践的经验再带回课堂给学生;企业的产业工程师参与学生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中去,将自己多年来的宝贵经验分享给学生……让课堂与企业生产线“零距离”产教融合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为了加大引企入园、产教融合力度,打造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为后续开园的发展积蓄新动能,学校领导班子带队与园区工作组“走出去”,到杭州、深圳等地调研产教融合优质园区和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了解园区日常运营、人才引进、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等情况。
企业钛虎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机器人高端硬件研发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自主研发了极致轻量化桌面级协作机器人Eblm氢星系列和会跳舞的人形机器人钛小虎,突破机器人核心关节电机技术难题。
该企业联合创始人李永超就是天华学院的一名相关专业毕业生,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佼佼者,他深知实践的重要性。“当得知母校要打造产教融合一体的产业园时,我很有感触也非常支持!后续我将和科创园开展交流合作,希望可以帮助到学弟学妹们学到更多,为培养更多行业人才,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李永超说。截至目前,科创园已与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据介绍,未来园区会根据学院学生与企业的岗位适配度,与相关入驻企业签订实践教学、实习就业等合作共建协议,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开展协同育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不能只待在学校里,要和企业深度结合。未来的课程设置将围绕企业的发展前沿和岗位需求进行变化。”龚春蕾说,“接下来,天华学院也会围绕人工智能研究院,发挥产业链协同机制,聚合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研究院等,建立产业链联盟。”
近年来,嘉定工业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重点项目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智能制造等多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此次政校合作精准有效搭建的双向融合平台将学院办在科创园里,将专业设在产业链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人才动力和产业活力。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