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浦路街道举行“一线工作法”实施二十周年成果总结活动。这项以“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落实”为核心的“一线工作法”,已在街道结出累累硕果,深刻重塑了社区治理面貌与民生温度。
沉到一线解难题
老旧小区焕新颜
曾经被三道围墙割裂、环境破败的辽源花苑小区,正是“一线工作法”精准施治的生动写照。
2018年,原本位于辽源花苑小区的三个微型破旧独立的小区,被推倒围墙实施美丽家园合并改造。当时,街道干部深入居民中间,倾听痛点,最终以“拆墙并园”的魄力,推动小区实现“一脉三园”的华丽蜕变。
推倒的不仅是物理隔阂,更重构了邻里关系。昔日碎片化的空间,成为环境优美、居民商户和谐共生的温馨家园。辽源花苑小区所在的五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虞净告诉记者,一线工作法能真正读懂民心,能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资源盘活破困局
“共享停车”巧纾民忧
面对居民“停车难”这一城市通病,江浦路街道“一线工作法”主动出击,创新提出“共享停车”破题方案。
通过深入走访调研与精细协调,促成商务楼宇与周边社区达成“错峰共享”协议,白天车位保障上班族,夜晚则以街道协调的优惠价格向居民开放。这一模式,已成功释放超1000个共享车位,以智慧与协作大幅缓解了社区停车压力。
有居民表示,“江浦路街道这个举措很好,找车位不那么麻烦了。”新华社上海分社常务副总编辑杨金志表示,一线工作法高效凝聚了基层工作者,让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一片真心”,深深根植于“一线”沃土之中。
服务触角再延伸
“司机客厅”暖新业态
伴随时代发展,江浦路街道“一线工作法”的服务半径持续拓宽。
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街道创造性依托辽源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全区首个“网约车司机客厅”。30余个配备共享充电桩的车位,加上饮水、休憩等暖心服务,让奔忙的网约车司机有了可依赖的“能量补给站”,真切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尊重与关怀。
江浦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约车司机客厅的建立,旨在为司机朋友们提供一个休憩补给的“温馨驿站”、了解政策的“信息窗口”、感受组织关怀的“红色加油站”,同时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的温度和覆盖广度,让他们有个“路上的家”。
二十年间,江浦路街道在“一线工作法”引领下,持续“变美、变好、变温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问题,“一线工作法”能及时主动跨前精准指导,高效助力企业发展;街头巷尾的问题清单,则在“一线工作法”的指引下,逐渐转化为高雅的成效答卷;而“一线工作法”的温度,则隐藏在养老和护幼的每一次细致的关怀里……
面向未来,街道将持续深化“一线工作法”时代内涵,大力推动服务阵地拓展、治理资源下沉、数字化手段升级,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重点群体,在共享经济模式深化、“司机客厅”功能拓展、社区微更新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江浦的温暖底色更浓、幸福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