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这项新国标8月1日起实施!由闵行企业主导制定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6-27 20:06:12

近期,由闵行企业节卡机器人作为牵头起草单位,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45579-2025《机器人智能化视觉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正式获批发布,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国标填补了全球范围内机器人智能化标准领域的空白,为智能机器人质量提升和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将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功能实现”向“智能分级”跃迁。

随着全球智能制造升级,机器人智能化视觉的成熟度已成为衡量产业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标尺,但目前行业面临“有产品无标准”的困境,机器人产品智能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缺乏正向发展引导。

该标准首次明确了机器人智能化视觉测试包括视觉算法测试、整机测试,并结合机器人应用需求,定义了包括人体姿态估计、人脸识别、字符识别、物体识别、安全性的5大类19项机器人智能化视觉测试指标,并详细描述了指标的测试与计算方法。适用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的智能化视觉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结合机器人应用场景,针对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创新性地定义了3类视觉智能等级,并明确了不同智能项目的等级要求与等级判断依据,帮助企业精准定位产品层级。此外,它还明确了机器人智能化视觉发展基线与提升方向,可推动行业上下游持标规范机器人设计和生产,提升产业整体智能化品质。

节卡机器人CTO许雄表示,标准化对于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市场合规发展至关重要。节卡机器人已实现从环境感知到决策执行的视觉全栈智能化技术突破。未来,企业将发挥在机器人智能化方面的技术优势和柔性制造场景的海量应用经验,以标准为纽带,持续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发展。

据介绍,节卡机器人是一家聚焦新一代协作机器人本体与智慧工厂创新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协作机器人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整体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覆盖众多的工业及非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今年初,位于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节卡机器人创新园区正式启用,未来它将建设成集机器人本体、零部件、机器人配套等产业链上下游聚集的园区,并带动周边产业生态的发展。

此前,节卡机器人已参与到《机器人可靠性 第1部分:通用导则》《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性能及试验方法》《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等多项机器人国家标准制定工作,为行业提供统一的质量标尺。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表示:“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国家级的机器人智能化标准,能够建立统一的智能化评估体系,帮助行业客观衡量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在研发阶段及时识别并整改潜在缺陷,以‘研发—测试—认证的闭环生产,提升资源利用率,促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记者:刘成荣
图文:节卡机器人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