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民政 > 文章详情

“一个都不能少!”:静安区这个街道守护困境儿童超有爱

转自:上海民政 2025-06-26 17:31:03

在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一面写着“情系少年办实事,春风化雨暖人心”的锦旗静静地挂在墙上。它不仅仅是一面锦旗,更是居民们对街道暖心工作的深深感谢。

这些年来,彭浦新村街道像一位温柔的守护者,始终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细心倾听困境儿童的需求,用爱与智慧为他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大数据+铁脚板,为困境儿童“精准画像”

为了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都不被遗漏,街道严格对标上海市《关于加强本市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社工们开展地毯式的走访调查与邻里询访。他们走遍33个居民区,像朋友一样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不仅记录下孩子们的健康、学习和生活情况,还特别关注那些来自低保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为他们建立专属档案。目前,已有2200多名儿童被纳入关爱系统,其中66名孩子还接受了专业的心理评估,确保他们得到最贴心的帮助。

一人一档+因案施策,为困境儿童开出“治愈良方”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街道便为他们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有的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自卑,心理咨询师便陪伴他们慢慢打开心扉;有的孩子因户籍问题无法上学,街道便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圆了他们的上学梦;还有的孩子由年迈的祖父母抚养,街道便通过“微心愿”平台,为他们送上书包、文具,并安排志愿者辅导功课。

最让人动容的,是一个因父亲入狱、母亲失联而陷入困境的小女孩。十年来,街道不仅为她提供生活保障,还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陪伴,居委干部们也常常带着衣物、文具去看望她,邀请她参加社区活动。今年,她的父亲终于出狱,街道特意帮忙布置了温馨的家,还安排了心理辅导,让父女俩能更好地重新开始生活。

多元力量+关爱网络,为困境儿童打造“温暖成长圈”

街道深知,守护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于是,他们联合学校、检察院、公益组织等,织起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关爱支持网络,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温暖的成长圈。法治护苗:通过“彭小法”课堂,孩子们可以体验模拟法庭、职业体验等活动,在互动中学会保护自己。心灵陪伴:定期举办心理团辅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游戏表达情感,同时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的指导。成长体验:红色研学、应急救护培训、公益集市……丰富的活动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他们学会了关爱他人。

强队伍+优机制,为困境儿童筑牢“护童防线”

为了让帮扶更有效,街道定期为儿童主任、督导员开展培训,邀请心理专家、法律顾问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他们不断完善困境儿童数据库与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机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关爱。

每一次走访、每一份档案、每一场活动,彭浦新村街道在这项工作中始终践行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信念。未来,这份爱与守护仍将延续,不断创新突破,让每一位困境儿童都能在阳光下自信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