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车棚真敞亮!”近日,徐汇区枫林街道宛南一村居民李阿姨推着电动车出门,对重新划好线的停车区非常满意。以前,这里被不少“僵尸车”占领,居民停车全靠见缝插针。在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机制推动的治理攻坚下,这个困扰居民多年的烦恼终于解决了。
“僵尸车”问题并非个例。枫林街道宛南片区联席会议数据显示,近期因“僵尸车”乱停放引发的12345热线工单持续攀升。多达28处点位,“无主车”车身覆满积灰、轮胎干瘪变形,不仅占据本就紧张的公共空间,导致居民停车难、充电难,更埋下严重安全隐患——平安办消防专员巡查发现,部分车辆已堵塞消防通道,被列为风险点。
枫林街道以“多格合一”片区治理为引擎,亮出了治理“指挥棒”——由片区党委牵头,派出所、城管、物业、居民区等力量迅速集结。然而清理之路布满荆棘:停在马路上归城管,小区里归物业,无牌车辆找交警,权责迷宫让效率打折;电话联系车主,不是空号就是一句“早不要了”;更有老人视废车为“备用资产”,甚至锁车对抗。
破局靠合力。各居民区“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协力,公告贴起来、入户讲起来,耐心化解心结;社区党员、楼组长化身“侦探”,搜寻车主线索;民警按车牌信息尝试沟通;街道则快速协调龙华中路一处场地作为临时“收容所”;城管和平安办严格三步走:记录、拍照、安全转移,为后续统一处置铺路。
困扰居民许久的“拦路虎”终被清除。如今走进宛南一村车棚,充电桩前秩序井然。“终于不用每天跟‘破铜烂铁’抢地盘了!”李阿姨的笑容里透着轻松。更可喜的是,不少居民主动加入巡逻队,成为社区车棚的守护“眼线”。
从“乱糟糟”到“亮堂堂”,这场攻坚不仅释放了宝贵的公共空间,更将权责交叉的治理难点,转化为多方挽袖共治的生动实践。一把钥匙解开了停车难、充电难的民生锁链,社区精细治理的成色,就在这一钉一铆的扎实行动中淬炼得愈发闪亮。
记者:王永娟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