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季开学日,静安区首次将“开学第一课”搬进红色场馆。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与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同开启一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带领孩子们走进红色旧址遗迹,探寻隐蔽战线上真实的“孤勇者”。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的学生走进上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触摸前沿科技;走进科研团队对话南极科考队员、机器人设计师;还通过参与创新实践工作站、肇和沙龙等活动,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 统筹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力量形成一体化育人新格局,静安开始了新的探索。6月23日,静安区教育系统举办党建联建座谈会暨教育“静聚力1+X”联建项目启动仪式,发布《静安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静安教育党建联建七大特色项目亮相。
据悉,静安区教育党工委以创新思维构建“党政统筹+多方协同+专业支撑”的党建联建工作机制。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教育、医疗、产业、场馆等领域间的资源壁垒,广泛统筹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力量,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一体化育人新格局。
此次亮相的静安教育党建联建特色项目包括思政红、科创蓝、康养橙、天使白、萌芽绿、黑白弈、心理金七个方面,包含与中共二大会址、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上海大学、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棋院等单位的合作。
近年来,静安教育在推进党建联建一体化育人格局的实践进程中,逐步形成“三个融合”特色工作路径:一是深化跨界联动融合,以“党建+”为核心抓手,创新开展养老服务、科技创新、医教结合、红色教育等特色项目,推动教育与产业、医疗、文化等领域深度交融、协同发展;二是推动全链条贯通融合,系统规划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实践平台建设、评价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构建起“人才培养-实践应用-社会服务”的完整育人闭环;三是强化多维协同融合,着力打造“家庭-学校-社区-医疗-企业”五位一体协同育人网络,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共编特色教材、共享优质师资、共研重点项目,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与成果共享,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服务效能。
静安区教育党工委表示,未来,静安区教育系统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党建联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不断丰富“静聚力1+X”联建内涵,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位静安学子的成长之路。
文字:曹轶姗
照片由静安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袁曼舒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