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故事里的沂蒙|革命烈士钱杰东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6-25 18:33:15

钱杰东,原名钱汝滨,曾用名江洪、钱杰三,1912年7月出生。1931年2月,在济南正谊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泗水县有记载的第一名中共党员。

1928年6月,钱杰东从曲阜省立二师附属高小毕业,考入济宁省立第七中学。此时,正值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面对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屠杀中国共产党人的罪恶行径,济宁省立七中进步师生掀起了反独裁、反内战,要求民主自由的学生运动。1929年夏,因带头开展学生运动,钱杰东被七中开除,后转入济南正谊中学。在这里,他结识了程铭汉、鹿省三等,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逐渐从一个要求进步、主持正义的学生转变为成熟的革命战士。1931年,钱杰东加入了共青团。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日寇侵占我东北三省后,国民党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热潮,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济南、青岛等地学生组织南下请愿团,向国民党南京政府请愿抗日。钱杰东和同学们一起冒着漫天风雪,不顾反动军警的镇压,到济南车站卧轨截车,向市民和士兵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经过六天六夜的坚决斗争,迫使韩复榘答应备车,这次斗争取得了胜利。

1932年7月,钱杰东在正谊中学毕业,由党组织介绍到博兴县以教书为掩护,积极组织师生学习进步思想,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揭露国民党当局只打内战不抗日的行径,并多次组织师生进行罢课。钱杰东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博兴县党部的注意。是年底,便指使学校将其辞退。钱杰东被辞退后,回到家乡稍住又到济南市,与省委取得联系,在省委直接领导下,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933年,钱杰东考入山东省第三师范学校。此时,学校党组织损失严重。钱杰东入校后积极发展党员、建立组织。

1937年2月,钱杰东毕业后,被分配到乐陵县第三乡建学校任教育主任。他到乐陵后,化名钱杰三,担任中共乐陵县委宣传委员,半年的时间里,在全县各乡和农村建立了抗日武装。

1937年8月中旬,日军第十师团沿津浦线向南进犯,9月24日占领沧县。11月10日,日军兵分东、西二路南侵,西路日军攻占旧县镇,旋即通过鬲津河大桥侵入乐陵,乐陵国民政府县长李念洲放弃河岸阵地,逃离乐陵;同日,东路日军攻占庆云县城(今河北盐山县庆云镇),随即沿鬲津河北岸西行,由三间堂大桥进入乐陵,遭到东辛店乡农学校校长苏明(原名杨绪名,中共地下党员)、教育主任钱杰东(时任中共乐陵中心县委组织委员)组织的抗日武装顽强抵抗,由此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山东抗战第一枪。

1937年12月,日寇突破黄河侵占济南,沿津浦路长驱南犯,形势异常紧急。根据省委指示,钱杰东回到家乡泗水县,组织建立抗日武装。

钱杰东到家后,很快和地方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并改名江洪,又投入紧张的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初,泗水党组织响应号召发动了武装起义。钱杰东向省委请示获批准后,在曲、泗边缘区建立了中共曲泗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曲泗工委)。

1938年6月中旬,中共泗水县委成立,钱杰东任县委委员。此后,他先后任中共曲泗宁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曲泗宁中心县委书记,中共山东分局第一区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第一区委第三地委组织部部长,鲁南区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1941年4月,钱杰东因积劳过度,肺病突然恶化,病逝于莒南县,时年29岁。

(中共泗水县委党校 高强 供稿)

红色齐鲁·声动中国网络音频节目《故事里的沂蒙》

联合录制: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沂蒙干部学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