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科协 > 文章详情

“我的理想在松江、在上海”——2024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U30青年创业榜单暨“星耀G60”创业人才榜单发布,入榜企业家心声

转自:上海科协 2025-06-24 17:11:51

作者:耿挺

“我的理想在松江、在上海。”站在“科创青力量逐梦新时代”——2024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U30青年创业榜单暨“星耀G60”创业人才榜单发布活动的演讲台上,互影互娱(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鹍鹏用一句肺腑之言,道出了入榜企业家们的心声。

6月19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榜单发布活动在松江举行。近60名优秀创业人才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榜单,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生力军。

自2021年起,榜单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4届,成为长三角创新生态的“活力晴雨表”和一部记录青年才俊劈波斩浪、重塑产业的“动态年鉴”。双榜共同树立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高地新标杆,为区域创新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驱动科技引擎加速奔跑。

创新浓度持续提升

“我们致力于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通过引入AI大模型,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创作生态。”作为上海首届文创大赛的冠军获得者,鹍鹏将创业首站选在了松江G60科创走廊。在他看来,“这里有精准的政策扶持、充足的资源对接、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高地。”

近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地日益成型,吸引了海内外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纷至沓来。在活动现场发布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U30青年创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过去4届的238家企业入榜者,学历以硕博主导,人才竞争向学历与技能双重维度延伸。从2021-2024年U30与G60入榜者学历数据看,高学历化与结构分化是核心趋势。U30博士占比高于G60,硕士占比则呈上升趋势,显示学术与产业对高端人才需求的分野。G60博士比例逐年攀升,硕士稳定在43%以上,本科占比则从66.7%骤降至16.7%,反映行业应用从基础门槛向专业能力升级。

从入榜企业来看,G60科创走廊的原始创新浓度持续提升。在4届榜单中,共有75家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企业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16家企业新晋独角兽或准独角兽行列,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实力,也体现了G60科创走廊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和培育效果。

科技与金融交融之地

“我们从榜单企业中遴选出一批高质量优秀企业,通过投融资帮助他们快速增长。”探针资本创始人严晶晶说,“硬科技创业需要长期主义,长三角U30榜单为资本锚定了价值坐标。”

G60科创走廊成为科技与金融水乳交融之地。《报告》显示,238家入榜企业中,有192家获得了融资,其中有75家完成了A轮融资,还有企业完成了多轮融资活动。例如,在2022年U30榜单中,磅客策(上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参与投资的机构为深创投、华裔资本;2023年9月,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无锡创投、同润科投、深创投、华医资本等;2024年6月,公布Pre-B轮融资,融资额数千万人民币,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合肥创新投资、永捷基金、越富基金;2024年9月,已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由易高资本投资。

助力探索产业深水区

“要成为创新先锋,需要有敢为人先的拓新魄力,需要在产业深水区探索未知可能。”在今年活动特设的“点亮U30先锋人物”环节,U30先锋人物代表、最终序列科技创始人殷晓晗充满激情地向科技创业同行者分享心得。

《报告》显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年创业榜单U30暨“星耀G60”创业人才榜单以硬科技为内核、以青年人才为引擎、以九城协同为支撑,成功培育出高学历人才集聚、创新主体梯队成型、区域协同效能凸显的发展格局,印证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的构建成效与政策赋能的科学性。

为进一步支持入榜企业,2024年度榜单权益服务在活动现场同步上线。“浦江思享汇”AI+产业跃迁专场则为创新创业青年提供政策了解、资源对接、合作对接的机会,加大创新务实的服务工作,增进与创业者之间的深度链接,以全面、精准、高效的支持进一步赋能科技企业成长。

活动还启动了2025年度长三角G60科创U30走廊青年创业榜单暨“星耀G60”创业人才榜单的招募。新一年寻梦之旅已经开启。

供稿:上海科技报

文内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