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探徐汇|从馆藏到演奏,三张唐宋古琴首次公开“发声”

转自:徐汇通 2025-06-24 16:35:09

在美术馆聆听千年古琴演奏是种怎样的体验?流传千年的唐宋古琴是否仍能弹奏?其音质又有何独特韵味?近日,龙美术馆举办“琴音绕梁”公益古琴演奏会,三张唐宋时期的古琴首次在公开场合奏响,带领听众沉浸式感受千年雅乐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演出现场

现场,灯光柔和地照亮舞台中央的古琴。自得琴社高级教师、古琴乐手殷屹浩楠双手轻搭在琴弦上,随着指尖拨动,宋朝的朱晦翁藏仲尼式琴发出了悠远的声响,《秋风词》的旋律缓缓流淌。丝弦发出的声音轻柔舒缓,带着岁月沉淀的韵味,将现场观众带入宁静悠远的意境之中。

〔宋〕朱晦翁藏仲尼式琴

随后,宋朝的龙升雨降琴和晚唐至北宋的太古遗音琴也相继登场。整场演奏会带来8首精心编排的曲目,既有古琴独奏,也有琴箫合奏。古琴声时而空灵清越,时而低沉悠远;箫声与之相和,营造出和谐美妙的听觉体验。

〔宋〕龙升雨降琴

〔晚唐至北宋〕太古遗音琴

其中,历史最悠久的晚唐至北宋的太古遗音琴颇具特色。这把仲尼式古琴采用桐木胎,黑漆朱髹,琴身遍布龙鳞、龟坼等断纹,尽显岁月沧桑。此琴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的音质高古松透、清越而多灵韵,轻轻触按即得正声,被誉为琴音中的最佳“老生”。

据悉,这三把古琴均为龙美术馆“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展览的藏品。该展览汇集了200多件(套)从商周至明清的珍贵文物,涵盖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多个类别,全面展示了三千年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而对于古琴这类乐器而言,只有奏响旋律,才能展现其完整价值,这也是举办本次演奏会的初衷。

此次邀请的自得琴社是当下独具特色的国风乐团,他们用当代青年的视角重塑传统韵律,再奏新声。

据殷屹浩楠介绍,团队在选曲时充分考虑了每把琴的特点。朱晦翁藏仲尼式琴装配丝弦,且弦路存在一些瑕疵,因此选择了较为简单的曲目,避免产生杂音;另外两把装配钢弦的古琴,则演奏了技巧性更强的曲目。“弹奏这些古琴,就像在和古人对话。历经千年,这把琴或许换过许多主人,如今我们再次奏响,仿佛能与历代琴主产生共鸣。”殷屹浩楠说。

据悉,“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

记者:曹香玉、陆海捷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