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上升,梅雨来临,申城也慢慢进入了夏季,那些属于春季的花朵也在高温之下消失得无影无踪。还记得那些盛开在郊区林地,形如小烟斗的紫堇吗?在这个时间点,它们也都躲在泥土之下,陷入了漫长的休眠中。但对于一个如此庞大,拥有400多位成员的庞大家族来说,并不是所有成员都会遵循这“春花夏眠”的规律,加之人类的介入,对其杂交育种,诞生了一些可以连续开花的品种。不少园艺品种以往只在海外流通,如今你也有机会见到它们,就在上海。
在前滩,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早已落下帷幕,但当初在花展中绽放的植物,现在仍然装点着城市。“金丝雀羽毛”黄堇也是这些植物中的一员,同为紫堇属植物,它们因为花开黄色,大多被冠以“黄堇”之名。也正因为色彩之别,让它们看起来比紫堇更明亮活泼,与紫堇承担着不同的景观角色。上海的野生黄堇不如野生紫堇常见,而出现在花境中的“金丝雀羽毛”黄堇,则是经由人类之手而诞生的杂交品种,根据密苏里植物园的资料,它可能由川鄂黄堇与革吉黄堇这两种中国本土黄堇杂交而成。这两种黄堇分别生长于华中与西南地区,对于大众来说并不常见,杂交也让它们换了一种形式出现在植物爱好者眼前。
作为一种园艺品种,“金丝雀羽毛”黄堇有着显著的观赏特点,它层层叠叠的灰绿色叶片让它即使不开花也能拥有显著的视觉质感,金黄色的花朵与之则能产生强烈的色彩碰撞,而在上海野生紫堇纷纷进入休眠期的6月,它仍可开出朵朵黄花,实属珍贵。然而,由于其父母本均生长于高海拔地区,不耐炎热,作为其后代,“金丝雀羽毛”黄堇能否抗过上海的层层热浪,仍属未知。不过对于新鲜事物,尝试总是值得的,若能成功,又将给上海增加一抹新的色彩。
素材来源: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