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闵行区浦江镇人大推行“人大+网格”制度,通过代表进驻七大“街区”赋能增效,发挥代表作用,更好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凝聚多元“共治力”
破解治理“老大难”
“临时疏导点秩序如何长效管理?”“无证摊贩‘游击战’如何破解?”“餐饮油烟扰民投诉怎么判定和处置?”面对闵驰二路街区治理中的“三跨”难题,兴农街区组织召开“兴·驰街事会”,议事会上,人大代表与居村民、商户、区域单位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城建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环保条线等分别提出针对性措施,人大代表则从商户自我管理、居民参与式监督等方面建言献策,凝聚各方智慧,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局面。
为有效解决“政府管不到边、群众管不到点”的治理困境,“兴·驰街事会”现场成立“闵驰二路路管会”,路管会充分整合商户、居民、职能部门等多方力量,建立“日巡查、周会商、月考评”的长效机制,为攻克街区治理顽疾提供制度保障,推动闵驰二路的街面管理正式从“单一管理”迈向“多元共治”的新阶段。
纾解企业“痛堵点”
打造城市“暖温度”
人大代表在走访瑞和、杜航街区时,有企业提出,中观科创中心园区门口道路两侧乱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企业办公环境,也有企业建议打通断头桥,方便大家通行等。为此,浦江镇人大牵头,及时召集区域内人大代表、街区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大讨论活动和现场办公会,并实地踏勘。通过“零距离”倾听企业难题、“面对面”解决发展需求,助力企业纾困。
目前,零工市场周边绿化已修剪,中观科创中心周边的道路保洁工作得到加强,乱停车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遮挡视线的电线杆也已移位。这些举措切实将企业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政府的“服务清单”,通过“小切口”的改变,提升了区域发展的“大环境”。
关注商铺“微诉求”
构建社会“和谐图”
在一场“小小花坛怎么建”——浦江镇人民城市议事厅活动中,瑞和街区商铺代表提出了意见建议:“我们商铺在花坛旁边,希望在花坛内多设置一些人行步道,方便顾客通行。”“希望保留目前绿化内的便民小路,同时增加休闲椅。”
闸航路与三鲁公路路口四个角的花坛建设项目,位于鲁汇集镇区的中心地段,是鲁汇集镇区综合整治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前期,根据绿化部门的设计初稿,瑞和街区党支部发动闸航路商铺进行了第一轮线上意见征询。意见汇总后反馈至绿化设计部门,对方案进行了相应修改。议事活动围绕修改后的花坛方案展开讨论。“小小花坛怎么建”活动,在方案起草阶段充分听取多方意见,逐步将“工作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打造街区治理共同体。
下一步,闵行区浦江镇人大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的优势,深化人大代表进街区工作,将代表工作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嵌入治理网格,深入居民群众,为社会治理赋能添智。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