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随着一声啼哭,在云南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初为人母的段女士顺利产下了新生儿。帮助她迎接新生命的,是闵行区中心医院援滇助产士吕慧怡。这次看似普通的分娩,背后却是上海先进医疗经验在云南“扎根”的故事。
过去生孩子,产妇常常只能躺着忍受疼痛,但吕慧怡没有这样做,她轻声引导段女士尝试舒适的姿势,让其感觉更自在。同时,她还指导段女士使用拉玛泽呼吸法缓解分娩疼痛。 经过充分评估,吕慧怡判断胎儿大小合适、胎心正常,产妇产力也非常好,用扎实的技术和耐心成功帮助胎儿顺利娩出,成为“最小有效干预”的一次成功实践。 新生儿洪亮的啼哭宣告了新生命的到来,但吕慧怡未急于剪断脐带,而是把宝宝放在段女士温暖的肚子上,让这条连接母子生命的“纽带”继续搏动了2分钟。这是保山二院首次成功实践“晚断脐技术”。 这短短的一到三分钟被称为“黄金时间”。这段时间里,胎盘里富含的氧气和铁元素以及脐带血中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会继续流向新生儿体内,就像给新生儿注入了一份强大的“生命启动能量”。 随着援滇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分娩技术来到了保山二院。这些技术的核心传递着“以产妇和新生儿为中心”的理念,鼓励医生和助产士尊重分娩的自然过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产妇分娩更舒适、更有尊严。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