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法学会 > 文章详情

李运杨|探索未知领域,勇攀科研高峰

转自:上海市法学会 2025-05-08 07:50:10


人才简介

李运杨,男,1986年1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法学会担保物权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研究员,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聘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担保法。2024年经遴选成为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

负笈德国,潜心科研
李运杨在山东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然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二年级时,他在导师刘保玉教授及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黄卉教授的支持下,成功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奖学金,远赴德国留学,师从现任汉堡大学法学院Claudia Schubert教授,先后在德国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德国博士毕业后,他在德国波鸿大学法学院Peter A. Windel教授的教席下任学术助教。
李运杨学成回国后即入职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民商法学科,入职以来潜心科研,在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与鞭策之下,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他在《清华法学》《现代法学》《法学家》《比较法研究》《政治与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或译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课题、上海市社科规划年度课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青年学者研究项目、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除了中文论著外,还出版德文专著1本,发表德文论文1篇。

入职华政后,他曾连续多年获得法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激励奖、华东政法大学青年科研人才奖、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华东政法大学马国强科研奖教金、“行知基金”奖教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此外,他先后获得浦江人才计划、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及中国博士后基金委特别资助。在入职华政前,他就对科研充满了热爱,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当年法学类唯一一篇)、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学奖、林诚二“尖角杯”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优秀研究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
李运杨在专心科研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入职以来,他积极参加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向国内外同行学习请教,并受邀在校外开展多次讲座。近三年,他在元照读书馆学术讲堂做“担保从属性之理论展开”讲座;在浙江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沙龙做“论担保权与所担保债权之关系”讲座;在法律名家讲堂做“民法典实施以来担保物权疑点、焦点问题”讲座;在睿扬律师事务所做“功能主义视角下融资租赁规则的理解与适用”讲座;在元照读书馆鉴定式案例研习营主讲“被注销的口罩公司和它的担保人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做“民法典时代下的购置融资担保制度”讲座;在济南铁路中级法院主讲“铁法大讲堂”第五期“非典型担保交易中担保功能之识别”;在上海市律师协会主讲“法律德语与德国法学教育”。

他在学术交流之外,还热心社会服务,积极参与实践,学以致用。他兼任江苏省法学会担保物权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董学立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在连云港中院、盐城中院、淮安中院、济南铁路中院等多个法院合作建立了担保案例联合研究基地,并多次参加法院组织的担保制度疑难案例研讨会。同时,他兼任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研究员,积极在涉外纠纷解决中建言献策。他撰写的专报《涉商业银行案件大数据分析及对策建议》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纳。
立足于民商法,专注于担保法
李运杨主要研究民商法,尤其是对担保法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他具有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双重视野,在担保法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担保法教义学的建构发挥积极作用。他对担保法的已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弥补了我国担保从属性的研究不足。作为担保法教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属性在我国一直缺少深入研究,他回国后发表多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从属性的内涵、类型及其突破等问题,对科学立法、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疑难问题有所裨益。第二,弥补了我国购置融资担保制度的研究不足。购置融资担保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担保方式,但国内研究较为薄弱,起步较晚。他在山东大学读硕士期间就关注该制度,民法典通过后他撰写了多篇文章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该制度的理解与适用。第三,弥补了动产担保立法中功能主义的研究不足。为优化营商环境,我国立法者在民法典动产担保制度中引入了功能主义思路,但就如何理解与适用功能主义思路存在重大争议,他的多篇文章聚焦功能主义的内涵、缘起及发展,为我国非典型担保的法律适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路径。

责任编辑:
庆书余   郭  骏

往期精彩回顾

吕炳斌|知识产权与数字法治交叉领域的探索者
朱工宇|助力引领区涉外法治建设
刘骏|做立足于民商结合的研究
刘颖|立足传统私法理论 紧跟数字法学新兴领域

江卫|深耕法律实务 坚持前瞻思维 挺膺服务大局

孙思琪|从海商法基础理论到比较海商法



上海市法学会官网

http://www.sl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