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省煤田地质局去年探煤24.84亿吨,盐穴储能“埋”下10余个“超级充电宝”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07 17:34:19

5月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煤田地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化煤田地质工作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情况。

据介绍,去年以来,省煤田地质局着力锻强科技创新引擎,深度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已开展盐穴储能储气项目10余个,“就像一个埋藏在地下的‘超级充电宝’,有效支撑了电力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省煤田地质局积极实施“找矿行动”,夯实能源资源安全根基,煤、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成果丰硕,地热等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取得突破,同时绿色勘查技术在全国推广;服务“双碳”战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海洋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山东“重大战略”,构建生态安全防线;锻造“应急砺剑”,确保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急救援技艺、防灾减灾水平“走在前”,筑牢生产安全屏障。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省煤田地质局在全国探获煤炭资源量24.84亿吨,相当于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总量的一半以上;莱芜铁矿普查项目钻获稳定富铁矿矿层,有望成为下一个战略找矿重点突破区,富铁矿找矿工作呈现多点开花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省煤田地质局致力于服务“双碳”战略,着力推动盐穴储能这一新型储能技术改革创新。通过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服务泰安“储能之都”建设,推动储能项目建设;创新“院士工作站+特聘专家工作室+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科研创新中心”四位一体招才引智模式,强化人才平台支撑。目前,该局开展盐穴储能储气项目10余个,约占全国同类项目三分之一,在大汶口盆地圈定可利用腔体17个、共840万立方米。技术支撑全国规模最大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落户泰安,通过利用丰富的地下盐穴资源实现大规模电力储能,就像一个埋藏在地下的“超级充电宝”,有效支撑了电力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

此外,省煤田地质局还制定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举措10项,在济宁等地开展260万平方米浅层地温能能效检测;应用浅层地热能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系统诊断、设备高效匹配及改造等技术,能效提高约22%;实施煤层气、页岩气等项目46项,年出气量超5000万立方米,有效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省煤田地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还将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大力开展“找矿突破攻坚行动”“绿色低碳服务增效行动”,创新探索“陆海统筹生态修复”新模式,持续打造“大应急”格局,塑造新优势、激发新动能、实现新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