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手艺、老物件活起来,甚至火起来?4月29日,松江区石湖荡镇非遗传习基地启用。伴随着非遗传习基地的启用,松江刻漆、荡湖船、豆制品制作等古老的非遗瑰宝推门可见。
启用当天,除了热闹的非遗集市和精彩纷呈的非遗表演,“豆研坊”主题体验区内,一批小型石磨派上了用场。李塔汇豆制品制作非遗传承人朱岳云现身非遗传习基地,带领孩子们体验古法磨豆。只见孩子们将提前泡好的黄豆一点一点地喂进石磨眼,用力躬身推磨间,乳白的豆浆顺着石槽缓缓流下。“以前老听爷爷奶奶提起用石磨磨豆子很辛苦,今天终于体验了一把。”松江二中附属浦南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方恺说,“辛苦确实辛苦,但手工石磨豆浆非常鲜美。”
豆浆、豆花的香气在屋子里散开,孩子们乐开了花。不少村民也赶来重温儿时的味道。今年69岁的新姚村村民陆云娟也在其列,一碗豆花、一点酱油,简单搅一搅、拌一拌就开吃。“这个味道跟我们小时候吃的豆花一模一样,现在外面街上买不到的。” 称赞间,陆云娟又舀了一勺。
“聚焦区级非遗项目,通过创新设计、数字传播等手段,让老手艺、老物件融入文旅商体农展,不仅能将非遗技艺发扬光大,也能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石湖荡镇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卫青介绍,后续,基地将通过沉浸式展陈、互动体验与创新融合等方式,推出集静态展示、动态展演、互动体验、技艺培训、传承教学、学术研讨等非遗活动,逐步建设形成“传习基地+非遗工坊+文旅研学”的非遗活态传承体系。
记者:王梅 李光 实习生 张蕾
编辑:沈莉娜
审核:周样波 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