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午,枣庄市薛城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服务‘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展工会担当”新闻发布会,薛城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衍雷作新闻发布。
任衍雷介绍说,近年来,区总工会在区委、市总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强引领,让职工生活“接地气”。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成立“劳模工匠”宣讲队,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20余场次。积极打造“工”字系列职工文化特色品牌,加强工人文化宫、职工之家和工会驿站等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累计举办宣讲报告会、读书分享会、职工书画摄影展、演讲比赛等职工活动310余场次,工会团结引领职工群众的政治功能更加凸显。
守底线,以暖心服务“聚人气”。健全职工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送”服务活动。近年来,“春送岗位”帮助550余名职工就业创业,“夏送清凉”慰问企业职工5500余人次,“金秋助学”帮扶困难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220人次,“冬送温暖”筹措帮扶慰问款物110余万元,帮扶慰问职工350余人次。关爱职工身心健康,为330余名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体检;为100余名女职工免费“两癌”筛查,擦亮“四季服务”品牌。推进工会服务阵地建设。全区建成工会驿站40个,母婴休息室15个,货车司机之家2个,开展各类普惠活动600余场次,阵地服务职工20余万人次,实现了区域内职工活动与服务全覆盖。
抓重点,推进产改“增底气”。纵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制定了《薛城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工会牵头、部门联动的产改工作格局。围绕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行业企业普遍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名师带徒、网上练兵及“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组织参加职工技能大赛45项次,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120余场次,参赛职工达15000余人次。创建市级全员创新企业9家,连续3年全额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40.7万元。健全劳模先进培养选树管理机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高质量完成各级特别是省、市级以上荣誉推荐评选工作。全区获评全国劳模1名,全国工人先锋号2个;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7名,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3个,省五一劳动奖章5名,省级工人先锋号3个;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0名。创新开展工匠培育评选活动,共培育“鲁班工匠”8名,“枣庄手造工匠”4名,“奚仲工匠”20名。全区创建各级各类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30余家。努力叫响工友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在工友创业园建设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创建省级工友创业园3家,市级6家,持续帮助和推动工友创业园做优做大做强。
重规范,让组织建设“有生气”。认真落实省市区群团改革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工会兼挂职副主席作用,增强工会广泛性代表性。健全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五年来区政府与区总工会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11项。坚持党建带工建,推行工会组建“一函两书”制度,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开展开发区(园区)企业工会组建拉网行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货车司机网上入会行动。新建工会组织300余家,发展会员3.5万人,吸纳农民工1.65万人、新业态劳动者3600余人。全区百人以上货运企业、区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会率持续提升。
(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