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东方教育时报 > 文章详情

秀一把我的体美劳 | 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东鼎外国语学校为学生打造一座校内美术馆

转自:东方教育时报 2025-04-30 17:35:09

编者按:2025年2月召开的上海市教育大会指出,要深化素质教育,健全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短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本报开设“秀一把我的体美劳”专栏,着重介绍本市各中小学在推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方面的创新探索。让广大家长学生走进学校,看到学校践行五育并举的建设成果。

一个时钟将画面分割出古与今两个世界,连绵的长城经过时钟,绵延成宇宙空间站的传送带…… 在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东鼎外国语学校举办的 “东鼎杯 —— 畅想浦东美好未来” 浦东新区中小学美术作品大赛中,五年级女生崔墨樱凭借作品《古今异想》获得一等奖。在学校美术馆的获奖作品展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崔墨樱脚步轻快地走过去,静静端详。这个两间教室大小的美术馆里,装着许多和她一样热爱美术的孩子的梦。

学生们在校内美术馆欣赏作品
走进东鼎,仿佛踏入一座艺术的殿堂。校园里,文化美、课程美、环境美、活动美相互交融。在 “以美育人,以美达人” 美育理念下,学校为学生精心打造了一座校内美术馆,依托美术馆开发校本课程。美术馆不再是艺术品的陈列室,而成为了学生们学习艺术的生动课堂。
走进美术馆,学生们近距离欣赏大师作品,与艺术作品进行心灵对话;拜访艺术家,学生们聆听大师的创作故事。学校还邀请画家进校授课,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学生在美术馆写生

美术馆里,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课“我驾神舟游太空”别开生面,画家瞿剑宛以画作《神舟腾起气如虹》为教材,引导学生观察、创作。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协同的力量,开发出一系列特色美育课程。在七年级美术拓展课“瓷盘画”中,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感受匠心精神。跨文化教育也融入日常教学,六年级的人物速写课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学生在民族大团结中国人物画组图前表演舞蹈、进行速写,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们展示瓷盘画作品

美术课搬到美术馆,带给学生们全新的体验。“我最喜欢油画选修课,” 崔墨樱说,“在美术馆上油画课,可以一边画,一边欣赏陈列的其他油画作品,启发创作灵感。”一次临摹中,她不小心画错一笔。她灵机一动,把错笔改画为一棵河边的树,又添上了温暖的阳光、错落的小房子。老师鼓励学生们在临摹中创新,崔墨樱的巧心创意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更体会到创新是推动进步的动力。
“AI与人形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艺术与科学融合共生,才能守护人性的温度与文明的深度。”学校校长姚秋平说。学校在AI等现代科技赋能下,构建“艺科融合、多元协同” 的美育生态系统,通过“全人教育”“真人教育”美育教育体系建设,以“全科美育”“全景美育”“浸润美育”模式,营造育人新样态。

学生双语戏剧表演

戏剧是舞台上绽放的艺术,学校开展双语戏剧课程,学生们从课本或童话书中选取故事,用英语演绎,自己制作道具、参与舞台背景设计,实现了艺术与多学科的融合。最近学生们排演的双语戏剧《孟母三迁》中,饰演孟母的崔墨樱以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说到收获,她不无感慨,“因为参与了表演,我对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理解了父母的苦心。”
依托美术馆,学校定期举办校内学生艺术展览,学生们的绘画、书法、手工作品在展厅中熠熠生辉,成为展示才华的舞台。今年,学校举办了“东鼎杯——畅想浦东美好未来”浦东新区中小学美术作品大赛,吸引了区内百余所学校参与,收到学生作品1000余幅,这些作品不仅是学生艺术才华的展示,更承载着学生们对浦东这片热土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艺术的种子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孕育绚丽的花朵。
照片由学校提供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