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小镇不是镇,中关村不是村,它们都是一个区域面向未来的窗口,科技发展的承载地。
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表示,海纳小镇通过布局海纳工程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配套设施,加速推动创新要素、数据要素与城区深度融合,加强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的“三镇联动”,全力构建充满活力、包容多元、协同共创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在前不久召开的海纳大会上,上海市普陀区由点及面地展开一张共享、共创的数创生态图,以数据为媒,与长三角协同,同世界联通。
由点及面
海纳小镇推动数据要素发挥乘数效应
在我国,超过1.8亿经营主体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主战场。而海纳小镇作为一个“数据集”,正在发挥关键作用。
海纳小镇位于真如城市副中心,依托武宁路沿线科研院所等丰富的科创资源,以及海纳工程院、中海中心、“真如境”综合体等载体配套,通过机制创新识才、引才、聚才。
如今,以数据为引擎,占地2.32平方公里的海纳小镇,既是普陀区转型发展的“孵化基地”,也是各类应用场景的“跳板”。
如今,海纳小镇及周边真如副中心集聚了约3000家数字经济企业,以20%的区域企业数量,形成了近60%的经济贡献。
在机制创新、生态构建、应用落地等方面,一个数字IP正在形成,一方面,海纳小镇通过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及创新配套设施,重点发展先进计算、深度智能、元宇宙、数字广告、数字服贸、数字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数字产业集聚,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海纳大会等品牌活动扩大影响力,打造能触达行业潜力主体的重要平台载体,面向企业发布数字应用场景建设需求清单,实现政府、企业、居民多方共赢共享。
“这里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实验室,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真如副中心副总规划师陈霞介绍,海纳小镇范围内全部新建建筑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绿色建筑三星级比例达61.71%,中心区超低能耗建筑比例为28.99%。区域内还设置了H型地下车行通道,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并通过架空廊道、街边步道等立体化公共空间合理规划区域。
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盛雪锋表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镇,普陀无论在空间还是产业上,都处于重要一环。依托区位优势,数字经济将成为普陀发展的重要板块,围绕海纳小镇,以及协同生态社区,在前沿数字创新技术、模式上形成突破。”
三年时间里,海纳小镇建设发展已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功争取到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授牌,落地了上海市首个数字广告产业园,获评创建国家发改委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特色小镇清单,成为全市中心城区唯二的特色小镇。此外,小镇还发布了全国首个地市级数字化转型指数,吸引了菲尔兹数学科学院中国中心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
作为真如地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数字引擎,通过加强产业培育、提升数字能级、营造绿色生态和改善公共服务,海纳小镇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长三角地区科创协同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上海的城市数字化到底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径,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我们一直在探索。”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海纳工程院发起人王坚看来,普陀区大力推进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机制,非常有远见和魄力。
承上启下
普陀区发挥数据共享共创溢出效应
当前,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环节,正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
数据的互联互通,让使用者受益的同时,也让区域更加协同。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西北门户,普陀区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高速路、公路穿越而过,城市枢纽站转接四面八方,城市地铁线路内外联通。一条沪宁高速公路串联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市普陀区。
从高速到高铁,城市之间通行时间的缩短,就是经济联系紧密度的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造就了长三角“廊”“带”的产业合作基础。
2月中旬持续到3月中旬,近一个月内,普陀区党政代表团连续4周,每周选定一天,前往江苏考察,分别到访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7个城市,并与各地主要领导会面。每次会面主题均聚焦“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并逐一签署沿沪宁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合作备忘录。
为什么要“北上”?
普陀区的优势在于人才资源和科技力量,但地处上海市中心,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相对有限,部分科创成果难以“消化”。打造科创走廊、建设创新产业带,目的在于让政府搭台,让企业“唱戏”,提升长三角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域的分工协同水平。
区域数据化转型,不仅需要依靠有效市场,也要依托有为政府。在区域合作机制下,长三角政务数据已建成共享底座,通过打通三省一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数据共享节点,实现跨区域高效共享,有力支撑了各类应用拓展,如“一网协同”“一码畅游”“一码通行”,财政电子票据共享应用,经济困难学生跨省资助免申即享等。
政府“北上”之后,企业也在南下。
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是镇江重点规划布局的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有企业提出希望能够在上海建立创新中心的需求。普陀区身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起点,且土地、人才、高校、医院等创新要素配置齐全,成为不少企业的首选地。
2024年12月4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通报了2018年以来的多项成就。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了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五市科创金融改革试点;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两期累计投资了47只子基金、52个直投项目,覆盖底层项目近1000个,为长三角地区培育了3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让更多用户享受数字化红利,离不开数据的汇聚与使用。在海纳工程院首席科学家薛贵荣看来,海纳小镇作为一个平台,利用灵活机制,联结企业和国内外需求,将来自全球的人才、技术、数据聚合在一起,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为国内外城市、机构和用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七市一区已建立了数据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数据要素在城市之间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创新,释放数字要素对经济的乘数效应。
积少成多
政企学研共建数据应用新生态
数据积累是创造价值的前提,共享流通是释放价值的关键,如何让数据共享流通利用打破“不愿”“不敢”“不能”,在普陀区政府的支持下,海纳小镇充分发挥机制优势,吸引全国行业专家、头部企业、创新人才共同参与活动交流和小镇建设。
“企业在AI落地上的探索和实践路线很多都是同频的,但靠一家企业单独的力量去推进,它的成本是相当高的。”有门互动相关负责人洪刚表示,政企合作可以大大降低数据处理与合规成本,让中小企业也能共享算力与基础设施红利。
大部分数据的跨领域联动,靠企业单打独斗亦难以实现。蔚蓝云创产研中心副总经理于梦溪介绍:“我们通过开展水务集团的数据治理与涉水企业数据产品的开发工作,挖掘部分企业用水数据与区域文旅消费带动性的隐性关联,跨行业的数据碰撞,往往能解锁意想不到的价值。”
从标准制定到数据共享,从人才培养到场景创新,海纳小镇正成为数字产业的试验场与连接器,构筑起数字产业发展新高地。
普陀区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依托“数智普陀”数字化转型实验室和近年来积累的公共数据资源,建立“数智普陀”数据创新实验室,提供“技术有支撑、安全有保障”的实验平台,为数字化转型项目提供试制环境。联合5所高校、16家大院大所、70个科创平台的资源,共建数据创新实验室,并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挖掘和打造一批技术创新优、应用效果好、复制推广性强的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应用场景。
在支付领域,作为国内支付服务提供商,收钱吧拥有海量的线下支付交易记录,可以帮助支付机构和商户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从而优化支付服务和营销策略。
在安全领域,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部长王高俊表示:“我们基于拉曼光谱技术自主研发了危化品快速识别系统,可在180秒内解码多达10万级的光谱数据,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决策支撑。”
在数据向内汇聚乘数效应的同时,普陀区也在向外寻求合作。
在海纳大会上,普陀区聚焦数字经济全链条服务,携手人民网联合打造“828数据港”平台,构建“数据要素流通+产业生态赋能+政企协同创新”的新型服务模式。
人民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数据要素流通与赋能、数字技术应用与场景落地等模块,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与可信流通,在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开放共享。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发挥数据港的开放服务能力,扩大海纳小镇的合作范围,营造服务全球数字创新者的开放共享创新环境。”普陀区数据局副局长尹欣介绍称,“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将不断推进海纳小镇技术成果向实体经济转化,夯实数据融合发展底座。
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认为,数据资源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决定性资源,各地数据生态要从“打破孤岛”向“应联尽联”转变,数据使用要从“数据归集”向“数据下基层”转变,从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改善企业营商环境,让企业、百姓办事从“找关系”到“找数据”转变。
有了数据“翅膀”,普陀区的发展不止于本地和区域,也更具全球视野。
“我们聚焦城市交通拥堵和热岛效应两大难题,依托算力和数据资源,吸引全球研究者共同探索解决方案。”薛贵荣透露,海纳工程院正与联合国机构合作,将中国的人工智能城市治理方案推向世界。
“海纳小镇位于普陀,不仅仅限于普陀,更是面向全球的出发点。”盛雪锋表示,数据跨境流通与应用将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发展的新方向,海纳小镇要主动承担起谋划推动跨境流通的任务,从而衍生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王坚院士表示:“各地不仅要搞清楚人工智能加什么,更要搞清楚怎么加,如何把机制创新加进去。这也是海纳小镇探索的方向。”
记者:栗翘楚(解放日报)
编辑:吴兴婷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五大网红商场把流量变“留量”→
泡泡玛特、二次元……环球港假日活动等你来
上海工人新村数字影像展在曹杨新村揭幕
普陀这家企业喜获国家级称号→
“半马苏河 工运之声”沉浸式宣讲第100场主题活动